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百科知识 >

电梯房为什么越高越贵(买房PUA?揭秘开发商的定价“学问”)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24:53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询问售楼处某个户型多少钱,都会得到这样的问答:

“不同楼栋,不同楼层,价格不同。”

再深入的了解,会发现,同样户型,在同一栋楼里,价格差大概1-5万元;

不同楼栋,特别是楼王楼栋里的“黄金楼层”,价格更是高出一大截。

为什么楼座差价这么大?

为什么楼层差价这么大?

这个定价依据的规则又是什么呢?


通常得到的回答是,价值不同,价格肯定不同。

“这栋楼临道,有些吵,所以价格低一些。”

“这是我们卖得最好的户型,所以价格会高一些。”

“这栋楼离中央景观最近,是楼王,所以每平米比别的楼栋贵1000元”。

......

这些,都是我们常听到的视野价值、流速价值、景观价值和不利影响。

是对购房者习惯、喜好的分析而进行的销售预判,这就是定价的大原则。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开发商对购房者的心理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定价的方式也基本成形:

① 步梯房一般讲究金三银四。

6层高的步梯房,3楼最贵,4楼次之,然后是5楼和2楼,最后是1楼和6楼。

② 电梯房中间和次顶楼层最贵。

楼层越高,视野和采光也越好。

所以,逐层加价。

一般的多层和高层,都是次顶层最贵,其次是中间楼层,然后是低层和顶层。

但如果一层带花园,顶层带阁楼或者花园,就是一楼和顶楼更贵一些。

甚至,还有人会看重风水,对朝向有要求,喜欢6、8这样的特殊层,讨厌13、14这样的层数......开发商定价时也会在这上面做学问。

原来,所谓的价值不同,价格不同,都是购房者进入了自己的循环。

在这种所谓“科学定价”的前提下,普通的购房者,有没有捡漏的机会呢?

必须有!

稍稍改变思维,走出定价的循环就能捡漏。

❶同户型不同楼栋,选便宜的

楼栋有差价,说辞无非是与马路的距离、与景观距离,变电站位置、底商设置等。

现在窗户材质大都能达到降噪效果,即便是离主路近,但噪声肯定在合规范围内。

甚至,有些人不论选什么位置,都要自己更换更好的降噪窗户,那不如在选楼栋时下钱,花在“刀刃”换窗户上。

再说景观,的确能赏心悦目,但早出晚归的生活,有多少时间能欣赏景观?

没必要花大差价购买。

至于变电站、底商,以及非经营性公建等,后期规划都要求有对应的处理、管理措施,不介意就能省钱,心里介意就pass。

因此,如果同一个户型,多个楼栋都有,那么就挑最便宜的。

❷景观楼王,非必要不买

楼王都是人为划定的,多因临近湖景、段落式景观带、植物组团等说辞,才提高价格,建议慎重购买。

除非建安成本确实高于其他楼栋,否则它们在材料配置上都是一样的,景观和绿化也都是共享的。

所以没必要多花钱,但是“景观控”人群除外。

因此,非楼王、非景观楼栋,可能更具性价比。

❸顶层,已今非昔比

顶层,以前是大家最先排除的选项,担心问题太多。

其实,顶层早已今非昔比。

以前的顶层楼板薄,容易漏水、夏天热冬天冷,可现在的技术和材质,这种问题早已不是问题。

而且大部分楼盘的顶层都是特惠楼层,价格便宜。

以香坊某盘为例,同一个单元,同一个户型,顶层要比低楼层便宜2万,比次顶便宜5万-10万,都便宜出一成首付了。

以此类推,单价越高,便宜也就越多。

因此,顶层其实是可以捡漏的。

❹低楼层常被忽视

我们以26层的高层为例,高价楼层一般在15层-26层,楼层越低价格越便宜。

在大家的认知中,低楼层挡光、冷、噪音大,灰尘多,其实未必。

现在楼盘规划对楼间距、采光都有强制要求。

尤其7-9层,比上有价格优势,比下有物理优势。

因此,适时入手低楼层,也是一种捡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