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一逆旅 · 同悲万古尘 】
/01/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定数,不管你如何努力,总有一些事,是你无法改变的。
确实,许多外部因素都对我们的生活轨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承认命运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人生有得有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在命运的范围内,学会从容地看待得失,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依然大胆地去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02 /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清·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意思是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十年,足以让一个人经历许多变故,也足以让一份情感深入人心。词人重游回廊,在微弱的灯光和柔和的月光下,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已是物是人非,只感到对亡妻的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03 /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五·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回想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
南唐后主李煜,号称宿命感之最的词人,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宿命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怀念。在词人的眼中,世事如同流水般不断流逝,无法把握;而人生则如梦幻泡影,虚妄而短暂。这种宿命感不仅源于个人生活的起伏,更与南唐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
/04 /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 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
意思是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这句诗是李白在经历“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人生挫折后所作,感叹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李白的宿命总有种生不逢时的感觉,在当时的时代,他的出身便已经注定了他的人生。
/05 /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 唐·李贺《苦昼短》
意思是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青天的无边无际,大地的广袤厚重,我们自身的渺小,被动地接受日月交替、四季更迭。这自然规律在无情地提醒我们,生命正一点一滴地流逝。在这样的宿命感中,我们或许会感到无力和悲观,但也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