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者心中,白云悠悠,似心无牵挂;明月皓洁,如清净本心。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热衷于冥想,尤其是那些生活节奏紧张的职场人,通过冥想能够实现内心的净化,从而使思维更加敏捷、办事更高效,甚至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冥想主要是花费约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内心恢复空灵,不再纠结于任何思考,只是深入感受此刻,感受内心深处的力量。
在古代,很多出家人也强调思想的顿悟,尊重静心的修炼。他们相信,只有当内心达到空灵清明的境地,才能体验到真我本性。当心中沐浴在静谧而温润的月光下,也就能体悟到禅宗的乐趣,如同人饮水,冷暖自知。
被誉为诗佛的大诗人王维,他的诗篇中饱含禅意。比如,他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明月高悬、幽深的林间、清澈的空明和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的意境,形象展示了他弹琴高歌、安逸自在、一切烦恼皆空的禅境。这样的状态,实则需要高深的修行才能达到。
与此同时,唐代另一位诗人也极其擅长构建这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诗僧的寒山。今天,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一首禅诗《自乐平生道》
《自乐平生道》
[唐] 寒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
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寒山,是盛唐贞观年代一位知名的诗僧,长期在天台山的寒岩幽洞中隐居,因此得名寒山子。他在此地逗留了几十年,创作了三百余首白话诗,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僧人寒山,他的生平充满了神秘色彩。他的形象既像儒家,又非儒家;既像道家,又非道家;既像僧人,又非僧人;既像世俗,又非世俗。他既是一位隐者,也是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尽管多次尝试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后来选择出家,从三十岁开始隐居生活。在古代平均寿命较短的背景下,他的寿命超过一百岁。
虽然他并未被三教正统所接纳,然而在清代雍正年间,他和拾得被尊称为“和合二圣”,成为了和谐、团结、相濡以沫的象征,是新婚夫妇敬拜的对象。
他所隐居的地方,天台山的寒岩,自然风光秀美,古代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南朝宋的孙诜在《临海记》中写道:“寒石山,石室前有立石,参差五色,远望如绶带,旧传为绶带山。”南宋时期的《嘉定赤城志》中,也对寒石山有所提及:“寒石山……寒山子尝居之,今呼为寒岩。”著名的游记作家徐霞客游历寒山后,他留下了这样的描绘:“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
寒山在寒岩的生活,不仅愉快,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寒山的这首禅诗,其质朴而自然的风格,明了易懂,却又韵味悠长。无需引经据典,无需过度雕琢,亦无追求奇巧深奥,他的诗展现出了盛唐诗歌的古朴自然之风格,从自然之中挖掘出至高的味道,从平淡之中寻找到深厚的韵味,这也正是寒山隐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理论来概括和解释它,但这种表达方式往往难以清晰地传达其含义。然而,"道"又是具体的,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在这首诗中,寒山并没有用艰深的语言去阐述他心中的"道",而是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让人们去体验和感受它。
寒山描述了他在烟雾缭绕、青藤覆盖的石洞中生活,每日与飘忽不定的白云为伴。这是一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情趣,他过着无拘无束、自然真实的生活,无所牵挂。
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思考,何为真正的自由?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减少一些欲望。就像庄子一样,他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和财富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事实上,庄子也曾面对过生活的诸多困难,甚至因为家中贫困而去向人借粮。然而他始终不愿意到朝廷去做官,即便生活艰苦,清贫也罢。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自己最重视的是内心世界的富饰和安宁,而不是为了物质的丰裕而做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和违心的事。这是他的选择。在庄子的世界观中,人是不应该被束缚的。世界如此宽广,自由胜过一切。这种境界,大多数人无法达到,但这无疑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境界。
让我们再次回顾寒山这首诗,他在其中揭示了一种相似的追求。在诗的后半部分,他提到:山中自有道路,然而这条路并非通往繁华的世界。对于那些通向世俗的道路,他无动于衷,不为之所动。
寒山选择的,是一条深藏蔽曲的禅道。在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坐在石床上,眼睁睁地看着明亮的月亮一步步攀登至清凉的山巅。月光圆满而晶莹,它的洁白光辉四射,庄重而美丽,这正是他的灵魂向往归宿的所在。
他创作的诗句具有深深的感染力。烟萝、石洞、白云,这些元素恰好揭示了寒山的生活方式和他所欣赏的闲适情趣。寒山所游走的并非尘世,而是在烟萝之间闲逸漫步。他在闲暇时,只需仰望天空,欣赏云彩的卷舒变化,无需被世俗的成功定义所困,也无需受制于世人的评价。白云的纯洁无暇,其舒展自如,这正好体现了禅者内心的清明无垢和毫无挂碍的宽广胸怀。
寒山所过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难以设想的,毕竟彻底割舍现代生活的便捷,几乎无人能做到。然而,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却是许多人可以去体验和探索的。
譬如,我们无需过度沉迷于名利的追逐,如果有些东西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也无法获得,不妨试着去放下,寻找那些能让我们更感踏实、更感快乐的生活方式。譬如寒山所写的“寂然无尘累”、“我畅岩中坐”等诗句,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实际上,寒山所走的这条路,更是一条精神的道路。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进行追寻吗?我们都在寻求什么?无论是你、我还是他,我们都是寒山的化身。不论我们追求什么,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行走人生的道路,我们所追求的都是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