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名片
天华山位于长沙县北部青山铺镇天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长沙乘车经107国道或京珠高速,60分钟便可到达天华山下。物之光华,天之宝气,古人取“天华”二字作山名,史称天华山,自古因“天华八景”而久负盛名。山脉呈南北走向,周长约12公里,主峰海拔 274.1 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这里有留下刘少奇足迹的“调查小道”,也有咖啡书屋等网红打卡点,还有人气爆棚的民宿餐馆。登山远眺,欣赏着田园如画的风光,好一派“青山、亲水、轻生活”的美好景象!这就是“翻山阅岭”走读团在位于青山铺镇的天华山一番体验下来,最真实的感受。
重温经典 在登山起点补充“精神营养”
走读天华山,山脚下的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是必打卡之地。
7月4日,为避开太阳出来后热得让人窒息的高温,走读团成员特意起了个大早,6时许从城区出发,7时赶到了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年近六旬的馆长杨义在等着走读团。
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进行为期44天的湖南农村调查。其间于4月12日至30日,在当时的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蹲点调查18天,和干部群众座谈15次,从老百姓那里获得了第一手调查材料,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纠正错误打下了基础。
“七一前后,接待来参观学习的人,忙得不得了,今天才轻松一点。”杨义说。
纪念馆是一栋典型长沙老式民居的砖瓦平房,朴素简洁,保留了当年刘少奇夫妇的居室、与村民召开座谈会的厅堂等。这里先后被县、市、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共青团湖南省委、长沙市确认的红色教育基地。
入口为堂屋,是当时召开座谈会的“会场”,十几把靠背椅和长凳摆放着,刘少奇同志就是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围坐一起,推心置腹。走进起居室,两条长凳搭上木板,就是一张双人床;一张老式桌子,配上高背椅,成了办公桌;而唯一显得“奢侈”的则是一幅立镜,杨义解释:“这是当时从村民家借来的。”
红色经典犹如厚实肥沃的红色土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参观者。
“现在一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杨义介绍,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不少海外游客。
走读团成员在接受这一番红色“洗礼”后,喝完杨义特意泡好的当地特产芝麻豆子茶,准备登山。
玩转天华 “调查小道”串起主要景点
离开调查纪念馆,杨义把走读团带上一条山石修成的陡峭小路。入口有一砖墙,上书“情系天华 心连百姓——重走少奇主席调查山路”。
这,就是游览天华山的主道——2.7公里的“调查小道”。正常步行,一个多小时可以走完。小道既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又考虑到观光价值,设计成闭环形,让大家在体验中,不走回头路。
“当年这条山路上,散住着17户人家,刘少奇多次行走调研。”杨义介绍。
走读团成员沿着“调查小道”登山,沿途景点不少,拴马石、斜石岭、油茶林、林场坳、清泉、藤缠树、老鹰岭……一条小道,串起了天华山的主要景点。
天华八景之一的天华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湖南佛教寺院志》载,1143年,南宋抗金名将刘锜赴任潭州知府途经此地,夜宿天华寺,见天华山跌宕起伏,顿生收复大宋故土江山之豪气,遂成《霜华山》:“尽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血犹腥,夜观星象鬼神泣,昼会风云龙虎惊,重整山河归大宋,两扶社稷复东京,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叨叨问姓名。”
可惜的是,元天顺年间,天华寺因火灾毁于一旦。明嘉靖元年,当地大户彭氏宗嗣发起重建,几经修缮,毁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留有僧人取水的“活溪澄池”、镌有“天华胜境”的石碑。
同样作为天华八景之一的“虎啸华山”四字,印证着该山曾是华南虎的栖息繁衍之地;“观音岩”诉说着民间广为流传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
青石砌成的“调查小道”,保留了当年的原汁原味。
边走边观景,约60分钟后,便到了天华山最高峰,这里曾建有一座镇山塔。
以前天华人从长沙回乡,远远地便可遥望此塔,思乡情切,不由加快回乡的脚步,因而被称为天华人的望乡塔。旧塔毁于上世纪70年代,2010年于塔原址仿古重建,如今名为“天华塔”。
站在山巅,四周美景,尽收眼底:绿意盎然的田野、古朴宁静的农舍,加之远处繁荣的集镇,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读团成员便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深了解。
稍自休息,大伙从另一个方向开始下山。
不久到达“望麓台”下方的跋词碑,文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所立,此碑保存完好,现为“天华山八景”之最。
这里建有供游人小憩的“望麓亭”。“据说天气好时,这里可以看到长沙城区的岳麓山。”天华村第一书记高洪湖介绍。
下到位于半山腰的万年松广场,则是登山者休息的一处驿站。走读团成员沿着宽敞的大道走出山门,结束“累并快乐着”的阅山之旅。
山乡巨变 喝着咖啡欣赏田园牧歌
坐在乡村小院,可喝咖啡、品清茶,享受着山村特有的宁静,听着山上传来的虫鸣鸟叫,欣赏着山乡独有的田园风光……这不正是许多城里人寻找的“世外桃源”?
天华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无论是游客还是创客,天华山都是您的梦里乡村!”当地镇政府青年干部韩莉文自豪地向走读团推介。
“我的茶馆今年五一试营业,没想到第一个月生意就那么火爆!”走读团来到景区出入口附近的大沙里茶小馆,喝着用山泉泡出的冷茶,满身的暑气似乎消除了一半,同时也开始听茶馆老板李灿平介绍她的“靠山喝茶”的故事。
刚过而立之年的李灿平是株洲人,先生是湖北人,两口子本来与天华山没有“半毛钱”关系,却在这里开了家茶馆。
茶小馆紧邻一株树龄超百年大樟树,背倚天华山,前面是绿草青青的“WeLand乡野村游露营市集”;茶小馆前坪两侧,摆放着古朴的桌椅,周边可以看到菜地里成串的豆角……
“第一次来大沙里时,就觉得环境很好,邻里之间很和谐,是一个青山绿水环抱的聚宝盆。”李灿平介绍,茶小馆与大自然融合得很好,在这里除了可以品茶,还可以体验围炉煮茶、主题沙龙活动、国风茶会、生日聚会等活动。
“茶小馆不仅仅只是一间茶馆,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承载梦想与生活、诗与远方的乌托邦。”李灿平笑说。
旁边的大沙里咖啡书屋,几位年轻创业者的梦想与李灿平类似。
近日,在由共青团长沙市委举办的2025年“寻找长沙最美青年小店”评选活动中,大沙里咖啡书屋以网络投票第一、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获评“最具活力青春小店”。
“小店虽小,梦想滚烫”,相比城里高楼大厦中的咖啡馆,这个山里咖啡店却是够大的。
咖啡书屋坐落在一口池塘边,青山绿水映衬,环境非常幽静。走进咖啡书屋,一边品尝咖啡、奶茶,一边随意阅读,不时观赏一下窗外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紧邻咖啡书屋的是青山竹编非遗文化馆。
当地竹编有久远的传统。正在非遗文化馆编织的竹编师袁美娇告诉走读团成员,自己家里以前也和左邻右舍一样,是父亲砍竹、破竹,干力气活,母亲则在家里编竹,干“巧活”。当地的凉席曾经很有名气,袁美娇说:“我们的水竹席,1914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据《长沙市志》“长沙大事记(1912年—1926年)”载,1914年青山铺水竹凉席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与茅台一起荣获金奖。上世纪70年代,青山铺“黄篾垫子”盛极一时,是当地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如今这里的竹制品,早已转变成时尚的竹编茶具、酒具、灯饰、装饰及一些小挂饰。“竹原料市场价每公斤最多卖4元,但编成工艺品,可攀升到几百甚至数千元。”
现在,每到周末,非遗馆里挤满了前来体验、学习的游客。
游客增多,也让餐饮业在这个山村里开始火起来。
“以前只有一家餐馆,现在已有6家,大部分是今年新开的,本地的土菜最受欢迎。”彭家小炒餐馆老板彭怀郡数着指头告诉走读团。
2023年,芒果TV综艺节目《快乐老友记》在天华山景区开拍,众多粉丝来到这里追星打卡。
“面对天降流量,我们趁热打铁,推出‘政府+农户+村集体+商户’四位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流转农户闲置房屋,引进年轻化业态,设计本土非遗产品,让网红经济带动乡村人气,切实助力农户增收。”韩莉文介绍,大沙里咖啡书屋、WeLand营地、优米自然营地、大沙里茶小馆、野孩子自然农场、优米自然营地、青山造物空间、山间泮民宿等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张烫金名片。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当地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山间泮民宿入住率达到100%,大沙里咖啡书屋单日营业额突破1.5万元,大沙里茶小馆开业首月营业额破4万元。
村民、投资者、游客以及网友,大家共同见证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走读团说
来到我们天华村,扑面而来的不仅是苍翠的群山与百亩荷塘的清香,更是一段镌刻在历史深处的红色记忆。
这里,是刘少奇同志1961年深入基层、蹲点调研18天的地方。18个日夜的躬身实践,让天华村的名字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红色底蕴。
走进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居和史实陈列馆,简陋的农舍、砖块垒砌的床铺、斑驳的桌椅,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少奇同志倾听民意、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这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课堂,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到天华村,你可以沿着“调查小道”,循着少奇同志的足迹,感受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调研精神;可以在百亩荷塘的清香中,体会那份源自乡村的自然美景;可以登临天华山,寻访充满古意的“天华八景”,感受千年文脉的绵延赓续;还可以在山脚下“大沙里”漫坡营地喝一杯手冲咖啡,在非遗竹篾编织馆体验传统技艺,在农家乐和民宿品味美味农家菜和慢生活的惬意,追寻湖南卫视《快乐老友记》拍摄地的欢乐时光。
天华村之美,在于红色基因与时代活力的交相辉映。这里既有“实事求是”的传家宝,又有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多彩民居与时尚商业和谐共生,传统非遗与现代文旅相互交织。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正以崭新的姿态,邀请您来感悟历史的温度,见证时代的变迁。
——天华村第一书记 高洪湖
与五岳名山的气势磅礴相比,天华山只能算是小家碧玉,恬静自然。
可它却有自己独到的韵味:在这里,可以百亩荷塘看鱼戏莲叶间,田垄上听草深无处不鸣蛙,宝塔下看远山含黛色、清水映斜阳……能与家人一起体验“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自然美景,真的值,很值。
——长沙自驾游爱好者 徐鹏飞
探山指南
长沙自驾出发,导航“长沙县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
路线一: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 调查小道→ 攀天华山→ 青山竹编非遗馆→大沙里茶小馆→农家小院就餐
路线二: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快乐老友记》拍摄基地WeLand自然村落露营基地→ 天华山攀登→ 半山飞盘基地玩飞盘→ 乡野农家菜中餐→ 青山造物工坊参观→ 野孩子自然农场披萨制作体验→ 大沙里咖啡书屋
特别鸣谢
长沙晚报“翻山阅岭——山水洲城·探山”由鸿蒙智行中南汽车世界店提供车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