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封面评论|公司直播员工上班,巨大的“隐性成本”不容忽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24:00    

□蒋璟璟

近日,郑州一互联网公司直播员工周末上班引发关注。在网友录制的该公司直播片段中,直播场景为一间办公室,约有十五位员工在工位上工作。有网友表示,直播员工上班是否侵犯了员工隐私权、肖像权?对此,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直播员工上班是为了让公司工作状态和业务流程更透明,员工对此都知情,加班也会给加班费。(澎湃新闻)

上个班被“全球直播”,未免有一种抛头露面的裸奔之感。全网围观,毫无私隐。面对舆论质疑,公司负责人回应称,“员工都知情,没人反映不舒服”。这番解释看似有理,实则也是一面之词,员工是否属于“被代表”,尚且还不得而知。现实职场,哪有那么多“有商有量”、哪有那么多“你情我愿”,很多事情,不反抗并不就等于认同。公司直播员工上班是不是合适,员工的态度是一回事,而行为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是另一回事。

即便是所谓互联网公司,“直播”也未必就是员工的标配义务。时至今日,不少公司已然陷入了某种“直播迷信”之中,把“直播+”当成万能灵药,大有直播一切、全员直播之势。这看似是利用新技术、拥抱新潮流,实则恰恰暴露了某种病急乱投机的慌张状态。事实上,非常多的企业直播,都属于是“为直播而直播”,其并没有对直播的“目的”“必要性”“适配性”“费效比”等方面进行成熟思考。就其结果而论,就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毫无波澜。

在很多公司管理者看来,直播成本极低甚至可说零成本,却可能“一夜走红”、出圈爆火。不得不说,这种计算模型,很多时候错得离谱。一方面,其少算了大量的成本。诸如员工的尊严、隐私权、安全感的损失,对公司归属感、忠诚度的流失,这种种高额的“隐性成本”,通通并未纳入考量;另一方面,则是极大高估了“潜在收益”,在“全民直播”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公司直播都属于是“低质直播”“无效直播”,其能够起号获得“泼天富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多人账号借着直播大红大紫,赚得盆满钵满,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严重的幸存者偏差。在此事中,涉事公司的账号也就几千粉丝,直播观看量少得可怜。为了这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据,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导流、获客希望,而实实在在地恶化办公环境、牺牲掉员工隐私,是不是道义、是不是合算呢?须知,并不是所有的工种都必须面对镜头,并不是所有的打工人都适合直播。做不好的生意,不能想当然指望通过“直播”就能瞬间翻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