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告别增长神话,拼多多用1000亿“补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16:00    

文|本原财经

最近互联网圈的关键词动辄就是千亿,比如电商巨头拼多多,年利润刚刚破了千亿,紧接着又发布了个刷屏的“千亿扶持”项目。

百亿“补”需求,千亿“补”供给,高增长神话能“补”回来吗?

01告别狂飙时代

2024年,拼多多依旧增长迅猛。据其最新财报,公司全年实现收入3938亿元,同比增长59%,远超同期阿里8%和京东13.8%的营收增速;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归股东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80%。

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交易服务(佣金收入)和在线营销服务(广告收入)。其中交易服务创收约1959亿元,在线营销服务创收约1979亿元,两者不分伯仲。

尽管业绩亮眼,对比此前的高速增长,其营收增速仍然创下了近两年新低。尤其聚焦第四季度的话,增速放缓的信号已然显现,骤降至24%,与前三季度的86%、44%相比,落差显著。

而且收入增速似乎无法满足市场对拼多多的预期,常有业绩良好股价暴跌到底情况。

图源:百度股市通

业绩和股价的此消彼长下,拼多多的市盈率已经来到了10倍以下。——这通常是一家完全不会增长的企业的估值。相当于,市场对TEMU的估值为零,还预期拼多多的国内电商也会出现停滞甚至衰退。

再看净利润指标的话,拼多多增速放缓的迹象则更加明显。2022年-2024年,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5.96%、90.33%、87.31%,数字一目了然。

在费用支出方面,本季营销费用支出314亿,同比增长18%。从同比增幅看,相比上几个季度40%以上的增速,是有明显放缓的。但相比市场隐含的预期,稍稍多出十几亿。

支出的部分主要用于国内“国补”推广及Temu海外营销。

国补(“国家补贴政策”)确实更倾向中高端品牌商品,而拼多多主站以白牌商家为主,享受到的政策红利相对较弱,导致其不得不自掏腰包巩固低价优势。例如去年双12期间,百亿补贴进一步加码为双补贴,增加大面额消费券,以对冲自身国补区域不足的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国补的影响可能还没那么明显,今年“国补”品类扩大到手机、iPad,若时间跨度持续到2025年年末,拼多多主站可能需投入更多营销费用巩固低价心智。

好的方面是,尽管压力重重,拼多多的现金流还是实现了五年持的续增长,2024年运营现金流达到1219.29亿元,妥妥的“电商界现金王”。

02撤回仅退款 补贴商家

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不同,对应的增长战略自然不同。

阿里把自己定义为科技公司,从对外口径上确实是拥抱AI和大模型,其人工智能技术叙事也逐渐盖过电商光环;

京东押注本地生活,背后有超3200万平方米仓储网络构筑的供应链体系加持,还试图通过为骑手缴纳社保等举措,对外传递拔高品牌形象;

而拼多多的底牌,是对下沉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低价策略的极致运用。社交裂变叠加低价促销,为拼多多收割了海量对价格敏感的用户。

这种核心竞争力,在初期为拼多多带来了惊人的流量和增长速度,却也限制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使其与“廉价”、“低质”等标签深度绑定。

所以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就投入了大量心血进行“供给侧改革”,煞费苦心。

1.撤回“仅退款”,提出了推动商家权益委员会。“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等多项新举措助力商家提高投产比。

“仅退款”政策初期作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举措,有力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和体验,取消之后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促进平台生态健康发展是重要课题。而且在由C向B的切换过程中,其收入将继续被影响。

2.推出“百亿减免”计划,直指商家生态痛点,一年减免商家100亿元的交易手续费。

具体动作包括降低店铺保证金、降低店铺的佣金比例以及免除偏远地区的物流的中转费等。力图证明自己也可以是对商家友善的平台。让利商家也是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3.推出“电商西进”和“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千亿扶持”等举措,持续保护商家。

尤其是最新的“千亿扶持”策略: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把一年的利润搭进去,重金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

此外千亿还将利用到针对性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应对出海风险上,被解读为应对关税大锤的有力举措。

图源:国海证券预测未来2年拼多多的收入增长情况

拼多多的种种举措表明,高举高打的短期策略已经失效了。从“薄利多销”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拼多多的自我选择,或许真如赵佳臻所言:“以短期回报评价拼多多不再合适”。

03外部挑战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内部纠错的拼多多,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同样值得关注。

其一来自竞争对手,抖音电商以35%的GMV增速冲击低价市场,直播电商模式分流用户时长;阿里、京东通过“88VIP会员”和以旧换新政策巩固高线城市份额。

其二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特朗普再度升级对华金融博弈,4月启动《外国公司问责法》最终执行程序,要求所有未满足审计要求的中概股在6个月内完成退市。首当其冲的就是拼多多这样的中概股。

拼多多的VIE架构涉及国内数据安全法规,这使得其合规难度极高。若真搞到退市的地步,恐将面临流动性断崖式下跌风险,审计困局、政治加码、估值蒸发三座潜在大山不可忽视。

此外,据市场信息,拼多多近2000亿的佣金收入中,海外业务(Temu)贡献超半数。Temu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图源:新浪财经

市场推测2024年Temu的亏损额约35亿元美元,表明其尚处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

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下,Temu能否换来市场和业绩,还要打个问号。

不同于阿里投票AI、京东讲责任与关怀,拼多多选择“稳健”策略补贴提质,虽偏保守和缺乏想象力,也算得上明智。

拼多多所谓的增长焦虑,是所有“流量型平台”的宿命,而补贴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得拿真本事说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