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融资租赁如何接住“出口转内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3:16:00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实际上,融资租赁公司助力设备‘出口转内销’,并非完全应对‘对等关税’的全球冲击,也是立足于国家的扩内需战略。”谈及近期“对等关税”之下的全球贸易变化和影响,厦门国贸创程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程租赁”)负责人这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帮助一些农机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销售量,近期融资租赁行业加大了“出口转内销”模式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自2024以来,不少金租公司和融资租赁也在积极订购国产大飞机C919,扩大国产飞机租赁的内需和业务布局,为“出口转内销”奠定基础。不过,在不少企业看来,如何“挤进”国内的市场份额仍然是个不小的难题。

对此,前述创程租赁负责人认为,应侧重发挥融资租赁公司产业金融属性,制定整套的金融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破题“出口转内销”

“‘对等关税’之下,我们其实就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产品销售出去,二是销售出去的产品能否盈利。”一些外贸企业近期向记者表示。。

广州融资租赁研究院相关分析显示:“对等关税”之下,对于受关税影响较大的行业,相关企业设备购置和更新需求会因税负成本上涨而减少,从而对融资租赁企业跨境租赁新增业务造成影响。这其中,受影响比较大的有航空、航材、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

广州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公司有一部分出口份额,最近正计划转向国内市场。

“最近,我们正在为多家企业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我们主要支持新能源设备、电池、农机等厂商设备‘出口转内销’,依托股东国贸控股的供应链资源,国贸资本旗下创程租赁以金融赋能设备厂商等实体产业促进销售、提升利润。”说起近期的“出口转内销”业务,创程租赁一位业务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关于“出口转内销”的具体路径,该负责人透露:“我们为下游客户,例如新能源类的网约车及物流、储能、设备运维等平台提供融资服务,同时通过股东的供应链资源,为下游客户提供运力订单服务和设备采购需求。以‘运力服务+金融方案’共同促进上游设备企业的销量增长。”

企查查显示,创程租赁是厦门国贸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该集团先后布局了供应链、先进制造、城市建设运营、消费与健康、金融服务5个赛道。

当下设备更新政策也有利于“出口转内销”模式的推进。“比如现在很多企业的旧设备需要更新,我们以政策为契机帮助企业更换设备,一方面可以增加上游企业的销售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金融方案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设备。”该负责人表示。

不过,外贸与国内市场的产品价格差异往往较大,“出口转内销”后原来的外贸型企业如何保证竞争力和利润率值得关注。

对此,前述负责人透露:“我们会以与厂家合作集采的模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例如通过集采新能源汽车获取低车价,再匹配运力服务和综合金融方案,增加利润来源点。”

立足扩内需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不少金租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对于布局“出口转内销”市场早有迹象。

公开资料显示,近两年国内交付使用了16架国产大飞机C919,有9架来自金租或融资租赁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商飞收到的约1500架C919订单中,超过600架由金租或融资租赁公司订购。

对此,一位金租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国内飞机市场需求加大,一部分出口业务可以转向国内,同时,以租赁替代高额购置成本的模式,能够缓解航空企业资金压力。。

在前述创程租赁负责人看来,眼下开展的“出口转内销”模式,并非仅应对“对等关税”之下的全球冲击,更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模式。“其实,我们从2024年开始就预判了市场形势,一方面立足于国内的扩内需战略,另一方面也是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两新”政策出台,对拉动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202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756.3万辆,同比增长5.8%。多家机构测算,政策拉动国内乘用车销量在200万—250万辆,对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2025年“两新”政策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力度,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优惠政策。有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2026年新能源汽车免交购置税的政策将会调整为减半征收,因此2025年年底还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带来一波刺激,助推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升。

面对政策持续加码,不少融资租赁公司瞄准国内的内需市场,开始为有需求的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增加新能源车企的销售份额。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同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诸多新科技为一体的未来产业。

“对涉及出口受阻的项目,在满足基础合规及风险评估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对产品综合费率进行调降,在同类常规项目原费率水平的基础上最高给予20%(八折)让利支持,根据合作方经营计划设置灵活弹性还款方案,缓解相关合作方时点性运营压力。”该负责人表示。

在他看来,破局外贸,不妨眼光向内,立足国情和政策。“比如农机设备的‘出口转内销’,可以与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结合。比如今年以来通过人工智能搭建的风险模型,实现全流程无人化审查,不到2个月我们就累计与近20家经销商达成合作,新增授信约3000万元,帮助农机厂家及经销商抓住了开春销售的旺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