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建湖机器人产业,何以跑出“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34:00    

2025年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无论是春晚舞台上的“流量担当”——会扭秧歌的机器人,还是哈尔滨亚冬会上再续冰雪奇缘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已经站到科技舞台的中央,全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井喷前夜”。

3月26日,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在盐城举办,在建湖投资的普渡机器人、海柔创新科技现场演示部分产品及性能,赢得观众广泛好评。

如何抢抓风口,乘势而上,瞄准高端前沿科技发力?建湖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以一幅幅生动的奋斗实景书写精彩答卷。近年来,建湖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新赛道,抢抓发展先机。通过顶层设计、提前布局、谋划未来等手段,建湖机器人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熠熠生辉。如今,这一产业正朝着更加广阔的未来奋楫前行,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挥头部带动

培育更多“建湖造”

“在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器人正快步迈向全球市场。小猫一样的可爱造型和丰富的交互能力,让这台送餐机器人‘火’到了世界各地……”3月20日,在央视新闻节目中可以看到,这款在餐厅“行走”自如的机器人引起众多食客的好奇。

这款能互动、人性化设计,并在海外圈粉的机器人来自普渡。据普渡科技首席执行官张涛介绍,企业生产的服务机器人已经卖到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3%。

在建湖高新区办公楼,3台拥有小巧车身、智慧大脑、持久高效清扫能力的普渡扫地机器人正在清洁地面。车身各部位的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感知元件,能确保扫地机器人及时躲避前方障碍物,并收集垃圾产生的重点区域、清扫次数和频率等信息,为提升保洁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人们提起普渡机器人并不陌生,因为普渡系列机器人就“诞生”在建湖。近日,在车间生产线上,一个个零部件依次有序进行组装,一台台机器人快速下线,上演着盐城版“机器人总动员”。

“普渡机器人依托建湖工厂这一全球化布局中的最大工厂,丰富产品种类,构建产研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及全球市场持续发力。”江苏普渡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介绍说,项目去年8月份投产,待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可达6万台,年开票销售30亿元。

普渡机器人建湖工厂的快速发展,是建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背后折射出的是建湖人勠力同心推动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大发展的雄心和决心。目前,建湖正全力推动海柔箱式仓储机器人、优地服务机器人、柳叶刀医疗机器人、木蚁无人叉车等重点项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建设步伐。

在海柔箱式仓储机器人项目现场,建设者们抢抓施工黄金期,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海柔作为全球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市场占有率已超80%,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行业“独角兽”企业等多项荣誉。建湖项目预计今年6月试生产。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年产新型仓储机器人6.5万台。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建湖造”机器人的陆续问世,彰显了建湖县机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及行业应用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更为该县打造百亿级机器人产业注入动能。

依托多重优势

打造产业“强磁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正在成为地区之间抢注加码的新赛道。

近年来,建湖坚定不移把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县之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了一场传统制造业大县与机器人产业的“双向奔赴”,在全国机器人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建湖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置、高质量服务,全力以赴推动机器人产业载体建设。该县以高新区为主体,规划建设2500亩的机器人产业园,为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撑。

走进建湖机器人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和论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去年11月开工,目前1号、2号厂房全部封顶。”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总工万兴昊说,园区将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布局,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4月底竣工交付。

建湖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除了得益于载体承载优势,在应用场景、产业配套、区位交通上,建湖也具备较强优势。“出圈”的机器人如何赋能千行百业?一个“+”号解开行业发展新范式。在建湖工业场景里,机器人早已成为“弄潮儿”。

可理斯机械公司的焊接机器人、智能叉车、激光切割机等,通过软件系统将设备相互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交互;环宇公司融入智能传感器、焊接机器人等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鸿达公司新上AGV智能搬运车系统,实现传统人工叉车搬运方式智能化转变,有效提高产品的拣选准确率和速度……

迎着产业的风口,机器人成为建湖越来越多企业的新工友、新伙伴。建湖正积极开展“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快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普及,拓宽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企业机器人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更为丰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建湖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建湖工业经济实力较强,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全县拥有数量庞大的机床和CNC加工中心以及相当规模的镀金、镀银生产线,可为机器人产业配套提供坚实基础。长三角、珠三角是国内产业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建湖交通便利,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协同上也有着天然优势。

当前,建湖正扛起“以工兴县”使命担当,依托多重优势叠加,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强磁场”,吸引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助力建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聚焦招商引资

厚植营商“好生态”

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建湖一边加紧布局机器人产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抢占机器人市场先机,一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不断厚植机器人产业发展“沃土”,努力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建湖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围绕“一基地三中心”建设。除了机器人产业基地,研发检测中心将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整机、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各类试验室,为机器人产业企业提供研发试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实训办公中心是为企业和职业院校搭建合作的平台,向机器人产业企业输送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展示科普中心主要承担展示展览、互动体验、赛事活动等主要功能,可以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科技,全方位感知未来。

近年来,建湖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社会满意度最高的营商环境。建湖在盐城率先推行企业开办“码上办”,新征地项目拿地后3天内四证齐发,涉企服务“一件事”改革在全市推广。建湖还在全市首家高规格成立县为企服务中心,开通“建效快”平台PC端和手机小程序,实现涉企事项“一站知晓”、企业诉求“一网办理”、惠企政策“一键直达”。

在优地服务机器人项目建设现场,各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预计4月底交付使用。“规划年产服务机器人5000台,建成后将为多种场景提供高效、便捷的无人驾驶配送和清洁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王勇表示,他们充分享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还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交付、及时投产达效。

“我们始终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亲商服务理念,持续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品牌,努力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建湖高投公司副总经理徐海兵说。

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离不开招商引资工作。建湖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通过成立专业招商局、举行专题招商活动、重抓招大引强等措施,致力于引进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以及下游集成应用等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

“今年在建项目要全部竣工投产,加速实现‘招引一个、整合一串、形成一片’的带动效应,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化。”建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正军说,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积极开展“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帮助企业实施“机器人+”专项行动,拓展机器人在制造业、商业服务、物流仓储、养老服务、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等方面场景应用,创建机器人应用新标杆。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建湖,一场人与机器人的“共舞”已拉开帷幕。未来,建湖将加快推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发展,奋力跻身全国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为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注入强劲动力。(撰稿丨周俊 曹恒锋 李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