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日电 (宋成均 叶国睿)春山如黛寄哀思,红色薪火代代传。4月1日,宜宾市长宁县梅硐红军小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清明祭扫活动,以“远足砺意志,祭扫育情怀”为主题,为全体师生呈上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将意志锤炼、生态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紧密融合。
祭扫现场。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早上8时10分,梅硐红军小学足球场上队旗飘扬。全校师生身着统一校服,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列队。一声“出发”令下,各班高举班旗,组成两列纵队,沿着“红军小学、泽鸿广场、余泽鸿烈士故居”的路线开启徒步征程。全程约6公里的蜿蜒山路,千余名师生用脚步丈量这片红色热土。行进途中,班旗迎风招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红星歌》等激昂歌声在山间回荡,展现出师生们饱满的精神风貌。
上午10时许,队伍抵达余泽鸿烈士故居。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举行了庄重的祭扫仪式。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敬献花篮,学校负责人认真整理挽联,全体师生默哀鞠躬,以三分钟的静默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教师代表讲述了余泽鸿率领川南游击纵队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学生代表则以诗朗诵《血写的丰碑》抒发崇敬之情。随后,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千名学子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争做时代新人!”各班学生依次将自制白菊敬献碑前,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分组参观余泽鸿故居陈列馆。馆内斑驳的文物、泛黄的照片,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观由学生担任“小红星讲解员”,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余泽鸿烈士的生平事迹。六年级一班学生还在川南特委会旧址前开展情景式宣讲,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历史场景,让历史“活”了起来。
小红星讲解员。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返程途中,各班的“环保小卫士”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弯腰捡起沿途的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明远足”的承诺,真正将生态教育融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参观故居时,听着先烈的故事,看着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六年级一班学生敖杨天悦感慨地说,“这次远足虽然路途有些疲惫,但一想到革命先烈们经历的艰难险阻,这点累真的算不了什么。”
四年级二班陈雨彤表示:“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像烈士们一样勇敢坚强,长大以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始终致力于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梅硐红军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莉丽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行走的红色课堂”系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徒步+祭扫+研学”三维联动的创新模式,不仅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更厚植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学校后续还将通过征文评选、专题板报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成果,让红色种子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新一代青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