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中心的
老牌地标田子坊
对上海人来说一定不陌生
曾经这里人头攒动
但也一度萧条
如今,这个地标突然又火了
四月,上海春光正好。田子坊的客流量节节攀升,单日最高达到3.2万人次。据悉,今年1到4月,田子坊工作日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达到了2.6万人左右,双休日更是突破了3万人次。田子坊进入近五六年来人气最旺的时候。
2025年4月4日,上海,清明小长假首日,田子坊迎来世界各地游客。
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免签政策的利好之下,田子坊境外游客也增加明显,占到游客总量的4成。弄堂里穿梭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感受着这里的海派气息。
新加坡游客:
复古的那种气息,在大城市很少找到这样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还蛮有趣的。
乌拉圭游客:
我们觉得这里很漂亮,人们也很友好,我们很喜欢。
这波热潮还吸引来了
被反向种草的国内游客们
来的人不会空手而归
总得吃点喝点再买点
韩国游客:
这在我们韩国人眼中是很有名的地方,我们买了些香料、茶和一些杯子。
市民:
姐妹没来过,我再带她来兜一圈,没想到那么多人。这个弄堂就是我们上海的腔调,只要你想买的都有。
曾红极一时
但因房租疯涨变味
陷入沉寂…
田子坊的这片弄堂,早年间因为一批艺术家们的入驻,为这里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基因。街区里不少住户陆续将房屋出租给商铺,但同时仍有原住民在这里生活着,时尚潮流又自带烟火气,使得这里一度成为来上海必打卡的地标之一。
2010年,田子坊最火爆时,商业溢价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新天地,但随后房租疯涨等问题,逼退了一批文艺工作室和小规模商铺,区域内到处是烤串奶茶,同质化的钥匙扣、冰箱贴等"到此一游"的纪念品。
如今,热闹似乎重回田子坊
但这只是一个“意外”吗?
知名地标一度陷入了沉寂
这也给属地敲响了警钟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
对业态进行梳理与调整
朱亮 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对于这种低端、类似于原来我们同质化竞争的,我们适时做了调整,引进我们说的首店,来提升我们整个园区的文创水平。
新店加入
主打文创+美食
提供情绪价值
记者最近走访田子坊发现
不少品牌选择在这里扎根
↓↓↓
挨着田子坊2号门,今年3月刚开业的巧克力店,生意颇为红火。五颜六色的手工巧克力圆球摆在冷柜里,很是诱人。
带着创意包装的巧克力则是店中的“主角”,这里的销冠产品上写着"老爸辛苦了"、"我想你了"这样的表白语,也有"写自己的故事,做自己的英雄"这样的心灵鸡汤,主打文创+美食,不少消费者为情绪埋单。
顾客:
比较卡通,然后就被吸引进来了。
“碰巧”品牌创始人郭涛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他开的不只是一家售卖巧克力的店铺,“你传递的商品的信息,一定是要和消费者某一种情绪对接在一起的,他就会毫不犹豫买单。巧克力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为人们提供情绪价值”。
老店积极创新
寻找更多出路
而在过去“沉寂”的几年里
老店也在顽强生长、积极改变
↓↓↓
本土原创品牌"路上海"在田子坊内已有十多年了,如今,店铺如同美术馆似的陈列着各种风格的设计图案,游客可以自选后当场制作成独家t恤,外国游客几乎人手一件。
印度尼西亚游客:
这里令人很惊喜,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的十二生肖定制衣服,设计丰富多彩,很吸引人。
定价也十分亲民,原创设计款T恤大多定价在99元至200元之间。品牌原创设计超400款,均具有商标或版权。
官方从管理出手
整治房租虚高
越来越多商户被吸引
除了商户自己的创新
田子坊也从管理上着手
对片区里部分房屋溢价虚高的问题
进行了整治
朱亮 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
我们区属国企根据市场价格,收取居民对外出租的相关房屋,再进行整体的包装对外出租。哪怕有一点租金的损失,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平抑了房租价,回到一个比较理性健康的状态当中。
租金回到了理性水平,也吸引了更多原创业态愿意前来入驻。这家青稚护手霜,去年5月在田子坊开业,几十款不同香气的护手霜,包装上还有生肖系列,生辰日期系列等等选择,满足游客们购买个性化伴手礼的需求。
韩国游客 :
我在韩国网站上搜索知道的这个地方。
韩国游客 :
有上海的那个特色,所以就是我觉得特别喜欢。
青稚护手霜品牌创始人李宗容告诉记者,田子坊招商会有意识的选择多样化的品牌进驻,避免了恶性竞争,对于商户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数据显示,目前田子坊内持续经营5年以上的原创品牌占比高达62%,今年1-4月,田子坊内商户整体出租率达到9成以上,业态也逐渐形成了新的格局。
田子坊,正活力归来!
你与田子坊有哪些记忆?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点击视频查看完整报道↓)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记者:邱旭黎、夏寅飞、冯丹(见习)
编辑:许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