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嘢睇|步数+999,买买买+1,开心+10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26:00    

在阅读本文之前,首先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你生活的城市?

靠阅读吗?提到上海,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张爱玲,她冷静旁观中国最大城市中个体的生死爱欲,将她的故事深深烙上了上海的印记。北京作家从老舍到王朔,刻画了皇城根下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慵懒、闲适又嘈杂。

香港有刘以鬯和亦舒,在繁花都市的霓虹流转中窥见都市人的变形记,再经由王家卫和杨凡的影像成为蹉跎岁月中的鎏金。

东北黑土地沉重的历史和丰厚的情感经由萧红到迟子建的记录,在丰厚的笔力中延续白山黑土的传奇。人们通过文字和影像去认识一座城市,蒙着作者的层层滤镜。

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 图/《世界博览》杂志

从文字和影像中得到的印象毕竟过于文艺,那么,不如自己实地去逛逛?

一个普通人对一座城市的情感认同,可能会通过每天经过的街巷,邻居的一声问候,烹制一日三餐的菜市场,朋友相聚时精心挑选的美味餐厅,虽然小众却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通过努力而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来实现,而不是坐在不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望尽窗外与己无关的喧嚣。“有嘢睇”这个栏目将继续从不同角度探索城市。我们并不想简单用citywalk的方式告诉你这里有什么或者曾经有什么,我们更愿意读者深入理解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GLAMOROUSCITY

什么是城市界面?

除了社交媒体告诉我们的城市长什么样,真实地接触才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方式。而城市界面给人的感觉往往直接定义了你对它的印象。城市界面是由建筑物、景观、设施等实体所构成的边界区域。“界面”是异常丰富和包罗万象的。不同的物质界面组合,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反映出不同的场所精神与特色。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街道、巷弄和交叉口,实际上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而你所身处其中带给你的最直观感受又能反映在最实际的消费行为中。换句话说,城市界面影响了你的消费欲望。

GLAMOROUSCITY

寻找城市“柔软的边缘”

“超级街区”最早出现在欧洲几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主要针对老城区改造而言。这些国家的老城区都普遍要面对几个相同的问题:基于历史建筑保护需要而不能进行大拆大建的街区,存在着街道狭窄的问题,地面交通拥堵严重,生活区、娱乐区和工作区高度重叠,噪音和污染比较严重。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在变成一个“汽车城”。这时候,建筑学家扬·盖尔提出 “无车区”和“步行街”的概念。至今,哥本哈根人中有50%骑自行车上下班或上学。除此之外,扬·盖尔花了很多时间来记录人们在何处以及如何在地方行走,站立,坐下和交谈,并确定是城市空间的哪些功能促使人们这样做。他发现,正是城市中存在的一些“柔软的边缘”,尤其是人行道,人们甚至可以坐下来面对它,这些地方形成了城市中最活跃的区域。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多认同。以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西班牙巴塞罗那为例,经过精心规划,老城区的九个街区重新组合成一个超级街区,关闭内部街道,把街道留给居民、行人和公共服务使用。而在街区之外再设置大流量的车道,街区之内的交通可以用不占用地上空间的地铁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做连接。

西班牙巴塞罗那超级街区实施前后,左为改造前。 图/《国际城市规划》杂志

城市空间的步行化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噪音和污染,提供了休闲、小型商业和社交的空间,增加了景观区域。以前的停车场和停靠车辆的区域,现在变成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同时,公共交通也实现了优化。

幼童在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微改造社区街边人行道玩耍。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

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在她的名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市社区设计有多种用途(即住宅和工作场所以及商店,酒吧,公园和市政建筑的组合)和充满活力的活动人行道生活,可以对居民的个人幸福产生积极影响。”

她相信一个能用眼睛看得到彼此的社区是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幸福的社区:“我们渴望感到被重视、被理解、被连接,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当你在与其他人发生互动,当你在通过目光接触、通过手势跟别人传递信息时,不知不觉中,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连接。连接感是感受幸福的关键因素。”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超级街区”通过“还路于人”的方式将城市复归人本属性。人与人之间更亲密接触的街道不仅拉近了人们的关系,还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趣味性,让人能“停留”下来,参与进来,不止是行人而是变成了邻居、顾客和活动的参与者,更促进了街区的消费,焕发了街区的活力。

GLAMOROUSCITY

城市界面与消费欲望的产生

流动的消费 公共交通的导流作用自由行走和闲逛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公共交通的充分发展为保障这种安全感和舒适感提供了极大空间,同时,高效的公共交通又可以缩短距离促进消费。日本东京采用地铁和商业体一体开发的模式,以地铁枢纽形成一个个商业中心,把通勤人群无缝转化成消费人群。

日本东京地铁-商圈关系图。 图/《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纽约地铁实施24小时运营,有力地支撑了“夜经济”的便利。除此之外,公共交通本身也可以成为消费热点,比如重庆的轻轨李子坝站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游客带来了商铺,重庆继而把整个轻轨二号线沿线都进行了开发改造,串联起从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到巴南区的全线旅游资源。

重庆轻轨二号线李子坝站。 图/重庆晚报

城中之城 综合商业体的多元化经营物质和生产都极大丰富的当代,购物体验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价值的满足。

年轻人的消费热情可能更多是基于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或者社交需求,比如在“谷子经济”中,购买一个IP的周边产品,实际上“谷子”并没有多少实用性,而购买的行为更多是获得一种身份认同。

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地下二层一家“谷子店”,大量二次元品牌和新消费品牌吸引顾客进店选购。 图/瞭望东方周刊

新型综合商业体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吃穿用的一体式购物功能,还提供了更多新型消费形式实现的场所,比如为明星和粉丝活动提供适合的租用场地,为商业广告和私人宣传提供大屏展示,为幼儿提供休息和娱乐设施,为学生提供自习室等。

顾客在东京茑屋图书公寓的书架床铺上看书。 图/新华社

上海南京路上的的百联ZX趣创园把老牌商场打造成以二次元爱好群体为目标的新型商业综合体,以免费的户外大屏广告吸引全国粉丝,打响了知名度,完成了老商业体的转型。

日本东京银座、表参道等街区通过构建旗舰店的建筑“竞赛”(如迪奥的波浪幕墙、资生堂大楼等)将整条街道变得非常艺术化,令消费者在宛如建筑艺术博物馆中体验高档消费。

日本东京麻布台之丘建筑局部。 图/外滩the bund

东京有很多以“hills”(中文将这类建筑通译为“丘”)命名的大型综合商业体,如表参道之丘、六本木之丘、麻布台之丘等,集合了美术馆、观景台、商业中心和住宅等多重功能,在古老的城市中形成新的界面,吸引不同人群,打造城中之城。

GLAMOROUSCITY

什么是

我们和城市的情感联系?

各自独立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之外,我们再回到街区。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拥有行人的街区?

广州越秀区北京路的骑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

广州的骑楼是一种体现人本和商业价值的极具智慧的城市设计。考虑到广东潮湿多雨的自然气候,骑楼这一遮雨屏障保障了在阴雨天气下人们依然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下层经商、上层住人的商住一体结构又非常经济实用,既节约了商品的运输成本,又延长了经营时间,提高了效率。这种简朴的立体式商业体可谓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广州味也在楼上满洲窗传出的咿咿呀呀的粤剧唱诵和骑楼下熙熙攘攘的讨价还价声中传承下来。行人是流动的,传统与现代交汇的街区将城市连为一体。

广州琶洲西区多个总部大楼已投入使用,建筑设计吸收了骑楼元素。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我们来到广州传统的商圈江南西路,街区通过一系列的微改造,把拥挤、脏乱的内巷改造成布满独具个性小商铺的温馨社区,楼上住人,楼下开店,行人留下来了,城市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广州海珠区江南西路青凤大街的特色小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

老社区东山口如今是年轻人爱逛的地方,“广州香水一条街”早已名声在外,在这条街上,不仅有名人故居、红色遗迹,还有众多独具个性的展览馆和买手店。

时尚青年打卡东山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

春天的广州新河浦毫不逊色于东京以两岸风光闻名的中目黑公园。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

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认识“烟火气”这个词,它是一种生活气息,是人与人之间重新走近彼此,是我们与城市的情感联系。现在,城市界面的变迁正在重新书写城市烟火气的内涵。你喜欢去哪里逛街?一起聊聊。参考

①《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简·雅各布斯著,译林出版社

②《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③《轨道创造的世界都市——东京》,矢岛隆、家田仁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④《培育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全域旅游示范线》,重庆晚报END

出品/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小满(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