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正在刺绣
一根绣花针、一块白绢布、几扎蚕丝线……针起针落,丝线在光影间穿梭游走,于经纬交错处,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卷逐渐浮现。
在胜利路步行街一间古香古色的小阁中,杜梅国画写意绣工作室常有游客驻足。走进工作室,八大山人的《松柏桐椿图》 意境悠远、张大千的《仕女图》温婉娴静……细看之下,一幅幅“水墨丹青”竟是以千万缕丝线细致绣成,针脚细密而不失笔墨神韵。这间工作室的主人,正是南昌国画写意绣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杜梅。
以画入绣融古今
虎头帽、抹额、香荷包……走进杜梅的工作室,一件件绣品静陈于展柜与桌案。它们色彩鲜艳、针脚匀实,展现出刺绣的独特魅力。这些绣品大多出自杜梅的家族,部分已逾百年历史,成为家族刺绣技艺最鲜活的见证。
杜梅出生于刺绣世家。杜氏家族的刺绣以针法细腻、染色独特、调色妥帖著称。杜梅告诉记者,杜氏家族原籍浙江杭州,历代女眷融汇满汉刺绣精髓,并汲取苏绣技艺之长,形成独特的“画绣”。
自八岁起,杜梅便跟随杜氏家族刺绣第三代传承人——姑姑杜美珍学习刺绣。穿针引线、辨别丝线、分拆丝线、起稿画图……经年累月,不曾荒废。“姑姑将家传针法进行改良,追求以丝线代墨,再现水墨画的笔墨气韵,将传统的‘画绣’提升至‘水墨绣’的全新境界。”杜梅说。
杜梅在传承传统刺绣技法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从丝线的染色、调色,针法的运用等方面深入研究,既深耕杜家刺绣、染色、调色的技法,更学习古籍古画的修复工艺等。机缘巧合,受八大山人画作影响,杜梅将“水墨绣”技法与八大山人之大写意画风深度融合,改变了之前“水墨绣”以绣为主、以画为辅的创作方式,全部画面以丝线表达,结合独特针法,创作出“国画写意绣”。
“国画写意绣,追随中国写意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承载着家族百年的传承。”杜梅说。如今,杜梅刺绣古色古香的艺术效果与传统刺绣技巧上的平、齐、细、密等特色融合,无论是泼墨山水,还是灵动花鸟,都在丝线交织的世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
我国刺绣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刺绣,杜梅有她独到的创作理念,在着手创作一幅国画写意刺绣之前,先要潜心“读画”。“不是将名画直接拷贝到缎面上,亦步亦趋地用丝线覆盖笔墨痕迹。那样的刺绣没有灵魂。”杜梅说真正重要的是理解画意,揣摩画作笔触的力道、色彩的变化。
中国水墨画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指焦、浓、重、淡、清五大色阶,“六彩”则涵盖黑、白、浓、淡、干、湿六种视觉维度。杜梅说:“刺绣和绘画一样,即使只有黑、白两色,也要借丝线与针法的变化,绣出虚实、层次与呼吸。唯有如此,才能捕捉到那份水墨韵味。”
绣一片山峦,因为浓淡、光线不同, 往往需调配同色系丝线数十种。而劈丝则是绣娘指尖上的真功夫。细若游丝的一根蚕丝线,被分为两绒,一绒又可劈作八丝,一丝还能再分出八毛。如此算来,一根细线竟由一百二十八毛组成,细极入微。
“根据绣品中深浅浓淡的需要,选用不同粗细的丝线,作品才能显得精致逼真,活灵活现。”杜梅说,画家一滴墨,绣娘千缕丝,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片色块,也要层层施绣,其间或许用到二丝、三丝,甚至一绒、半绒等不同粗细的丝线。
阳光透过木窗棂洒在绣架上,银针上下穿梭,丝线指尖翻飞。杜梅依画意所需,交替使用十几种针法,山石、树干、枝叶、水流、人物皆在她的针下渐次浮现,每根线条都清晰可见,丝光感强烈,仿佛能透过那细腻的针脚,触摸到画家笔下的意境。她更创新出多种国画写意绣针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针尖续写百年传承
一针一线显神韵,一丝一缕见真传。在杜梅的绣针下,刺绣这项传统技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原本以为眼前是一幅水墨画,谁能想到如此丰富的墨色层次,竟全靠这枚小小的绣针,令人难以置信。”在杜梅的工作室里,来自江苏的游客陈淑仪惊叹道。那山水间的韵味,仿佛随着针脚的起伏,缓缓流淌而出,让人置身于流动的山水之中。
近年来,杜梅的刺绣精品斩获多项重量级大奖。2012年,刺绣作品《芦苇》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刺绣作品《雅竹君子》《松柏桐椿图》分别在2013年、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上获银奖。
杜梅还获得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南昌市首届洪城工匠、南昌市传统技艺大师、首届南昌民间工艺大师等诸多荣誉。
不因循守旧,不拘泥于山水花鸟,在创作中,杜梅格外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除了水墨画,她还尝试将摄影的光影层次、油画的浓郁色调转化为针下语言。在她的作品《芦苇》中,为准确捕捉芦苇的灵动与风姿,她不断交替使用飘逸针、罗汉针与空格针等多种针法,并运用10余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细腻换色。最终,绣面上的芦苇既柔软飘逸,又乱中有序,仿佛正在风中摇曳,十分灵动。
“国画写意绣,既要传承刺绣工艺的精髓,更要在守正的基础上持续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生机。”杜梅说。近年来,她不断拓展刺绣的应用边界,将国画写意绣融入服装衣帽、饰品、屏风、灯罩、装饰画等,既传递着南昌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让刺绣走进千家万户。
2013年,国画写意绣被列为南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项技艺也因此被更多人了解。杜梅积极参与非遗进社区、学校,培训了上千人。她始终毫无保留地传授每一针、每一线的要诀,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她对刺绣技艺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洪观新闻记者 吴跃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