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10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先进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84.6亿元,实现利润100.8亿元,在全国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盈利,呈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78.1亿元,实现利润5.7亿元。2024年,全省光伏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由2023年的2.3%提升至2.6%,全省先进光伏领域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4位;新培育省级创新平台58家,累计培育创建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89家省级创新平台。2024年9月,赛迪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综合竞争力十强省(市)》,安徽省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位。
先进产品全球领先
从出货量看,2024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华晟新能源异质结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全省新型储能全系产品产量均实现40%以上的快速增长,阳光电源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累计订单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国轩高科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8位。
从技术水平看,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钙钛矿电池认证稳态效率性能达26.7%,这是该团队继2022年之后第三次刷新世界纪录;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产品获得全球首个构网技术标准认证,储能系统完成全球首个大规模燃烧测试;合肥欣奕华完成全球首台大尺寸GW级钙钛矿蒸镀设备量产交付;华晟新能源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和效率世界纪录;合肥京东方光能下线全球首片1.2m×2.4m大尺寸钙钛矿组件。
头部企业成绩亮眼
头部企业方面,全省营收超百亿光储企业达10家,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滁州捷泰、安徽福莱特等4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全国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中小企业提质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省光储领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总数达到238家,新增51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161家,其中新增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48家。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培育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9家、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6家,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6位。滁州隆基乐叶、滁州捷泰等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合肥协鑫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合肥晶澳、阳光电源、安徽能启电气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
应用推广全国领先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光伏累计装机4311万千瓦,规模位居全国第8位,其中户用光伏新增装机位居全国第2位;光伏发电利用率99.9%、并列全国第2位。全省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4万千瓦,累计装机262万千瓦、增长47.2%,位居全国第12位。
2024年,全省新增国家级智能光伏示范企业3家、示范项目4个,位居全国第6位;累计已有示范企业9家、示范项目12个,总数位居全国第4位。2024年,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50MW/100MWh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并网;全国最大、我省首个“茶光互补”项目广德誓节10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2024年,安徽光储产业出口额达到438.7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电池片、组件、锂离子电池等主要产品出口量增幅均超50%。阳光电源中标沙特7.8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英国4.4GWh欧洲最大储能项目和1.5GWh东南亚最大储能项目,合同金额超百亿元。捷泰科技阿曼年产5GW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国轩高科摩洛哥20GWh锂电池项目和斯洛伐克20GWh锂电池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全力推动企业培育提质升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光储产业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加速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一年。
为推动企业培育提质升级,我省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动态梳理潜在并购企业、拟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清单,跟进推动意向企业撮合对接,落实省级并购重组专项政策要求,在光储专项政策中对各市并购贷款给予贴息奖励。
支持设备更新产线改造。优化调整现有光储专项政策,综合运用省级数字化转型资金,对照《规范条件》要求及行业技术迭代方向,对关键环节产线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给予支持,指导更多企业申报入选行业规范公告。
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统筹省市资源,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创新研发活跃、细分市场领先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全力推动产业创新提质升级
我省支持关键技术攻关,迭代发布光储产业技术攻关重点方向指导目录,持续完善全省光储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库。
同时,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化光储创新平台建设,接续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引导龙头企业在皖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支持前沿光储技术在我省研发、先进光储产品在我省量产;用好用足“三首”等激励政策,形成光储领域“省级新产品—首创产品(“三首”产品)—工业精品—标志性产品”梯次矩阵。
全力推动创新应用提质升级
安徽还推动应用场景创新。继续拓展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围栏、光伏车棚等场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通过建立光伏+农业、光伏+交通、光伏+储能+充电、储能+微电网等应用示范场景库,召开现场会,发布典型案例,以示范应用促进产品推广。
此外,推动应用模式创新,加大对微电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新型项目支持,推动从单纯光伏发电向光储协同、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变。推动实地验证测试,支持建设不同技术实际发电量、发电收益对比验证测试场景,加快建设一批钙钛矿及叠层技术的多场景验证测试平台。(记者 汪乔 许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