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促畜牧业“链”出效益“转”出优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06:39:00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是畜牧业大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从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奶牛等产业纾困、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部署。

伴随农业现代化浪潮,我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供给结构更趋合理,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随着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正在向绿色养殖、智能养殖等方向加速转型,有力推动了畜牧业现代化进程。2024年,我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畜牧产值和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重要使命,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在市场波动、疫病风险、资源约束等多重挑战下,我国畜牧业仍面临进口畜产品冲击加剧、金融保险支持有限、畜禽种业和饲料粮国内供给不足、规模养殖用地紧缺、养殖盈利空间收窄、种养未能深度融合等诸多困境。如何稳产提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解决以上困难的基本前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对此,畜牧业应从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实现破局。

在“链”上下功夫,稳步提升畜禽产品增产保供能力。构建“饲料兽药—良种繁育—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供应链体系,完善应急保供机制,增强供应链韧性。扶持一批基础雄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特色养殖企业和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以订单农业、股份合作、托管等不同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提高收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畜牧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溢价能力。通过“供应链强基、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质”三链协同发力,推动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

在“转”上做文章,加快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畜牧业由单一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推广“粮—畜—肥—田”等生态循环模式,构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现代畜牧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畜牧业由传统的分链经营向现代全产业链并进转变。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推动畜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在基因编辑与育种技术、饲料配方、疫病风险防控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升竞争优势。强化数字赋能,搭建一体化畜牧大脑数据仓,实现正向可追踪、逆向可追溯的目标。

在“保”上求实效,确保畜牧业绿色生态安全、动物防疫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兽医生产安全。以设施养殖、智慧赋能、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为重点,完善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指南,推进标准化生态养殖。夯实防疫基础,强化检疫监管、重点管控和应急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强化质量安全抽查监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抓好生产和质量安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史燕群 卢雄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