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假期济南祭扫量同比激增39% 多元祭扫方式重构清明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8:58:00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4月4日 - 6日),全市迎来祭扫高峰。据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三天内全市共接待祭扫群众3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23.7万人次大幅增长39%;祭扫车辆达7.9万辆,同比增长64.8%;绿色低碳祭扫人数达21.5万人次,占总祭扫量的65.3%。值得关注的是,家庭追思会、网络云祭扫等多元化形式同步兴起,传统节日在传承中展现新气象。

  祭扫量显著回升 服务保障高效升级

  “去年清明节因为工作原因没能来,今年一早就带着全家人来给爷爷扫墓。“4 月 5 日上午,市民李慧敏手持鲜花来到双峰山陵园,她双腿跪地仔细地擦拭着亲人墓碑。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单日最高祭扫量达1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峰值增长25%。

  为应对祭扫高峰,全市累计投入8130 人次服务保障人员,较去年同期的 5949 人次增长36.7%。在重点祭扫区域,民政部门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增设临时停车位、开通免费接驳巴士,并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测人流密度。“从预约到入园只用了 20 分钟,志愿者还帮老母亲安排了绿色通道。”带着高龄母亲祭扫的张先生对高效服务连连称赞。不仅如此,各陵园还准备了充足的医疗物资和应急设备,以防突发状况,让市民祭扫无后顾之忧。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引导,秩序井然,即便人流量大,也未出现拥堵混乱的情况。

  从家书到纪录片 多元仪式重构清明内涵

  除传统祭扫外,更多家庭以创新方式传承家族记忆。市民刘女士一家在假期为去世的祖父举办了家庭追思会,其间孩子将曾祖父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制作成短视频。“比起舟车劳顿,这样的仪式更能让孩子理解家族精神。”

  聚焦文化传承,山东福寿园今年举办清明主题短视频大赛,面向社会征集作品,鼓励通过镜头语言传递生命教育理念与生态文明意识。与此同时,网络祭扫成为情感寄托新选择,“云追思济南祭扫网”累计访问量突破303万人次,“献花”“留言”“点烛”等线上功能满足异地追思需求。许多在外漂泊无法回乡的游子,借此抒发对亲人的思念,虽远隔千里,心意却能相通。

  “祭扫量的增长体现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绿色祭扫占比超六成、网络祭扫量突破300万人次,则彰显社会文明的进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生态葬奖励政策,开发沉浸式云祭扫功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清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持续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温暖与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兰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