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受阴雨天气影响,原定于4点02分在肇庆市体育中心田径场举行的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一站男子100米半决赛推迟了半小时左右才开始。可就在观众翘首以盼第一组苏炳添登场之际,现场主持人宣布这位亚洲飞人临时退出了半决赛。如其自己所言,4月11日的预赛可能就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百米比赛了。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 新华社发
长久以来,人们在谈论体育精神时喜欢说的词是“坚持不懈”,所以,当苏炳添在自己职业生涯尾声时坦然地接受竞技状态下降,说出不再坚持后,反倒令人更加佩服他的格局和心态。
事实上,选择不坚持并不会影响苏炳添在亚洲田径短跑项目上的历史地位。作为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他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9秒83不但前无古人,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后无来者。而像他这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然后选择放手的案例,在国际体坛其实比比皆是,从科比到费德勒,从菲尔普斯到纳达尔,很多巨星都是意识到身体状态已经无法维持高标准后,主动离开了深爱的赛场。
可能有人会说十五运会很重要,苏炳添的身影是不可或缺的,但纵观一个职业运动员的整个生涯,他的每一次上场其实都很重要,如果说他已经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坚持带不来正面效益,那么坚持的意义又何在?中国体坛另一位传奇飞人刘翔的退役经历早就给很多人上过一课,到了苏炳添这里,显然不该重蹈覆辙。
勇士不言弃,向着不可能的目标做出最后一搏,是电影里喜欢歌颂的英雄行为,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也是人们喜闻乐见侠之大者的归宿。无论苏炳添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败给岁月都不失为一种优雅谢幕。
南都体育评论员 汪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