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切段。以色黄白、有光泽者为佳。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啰,热淋涩痛。
PSMChina
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芦根味甘性寒,《本草经疏》言其“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客热自解。”故芦根善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并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常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及内热消渴之证。芦根甘寒之性入胃经,既能清热和胃止呕,又不滋腻碍胃,故为治胃热呕逆的要药。本品干寒之性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祛痰排脓,兼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而出,故可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及肺痈咳吐脓血。芦根清热利尿而通淋,又可用治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1.芦根配薏苡仁
芦根有清透肺热,清热利尿之功;
薏苡仁能利水渗湿,清热排脓。
两药伍用,增强清热消痈排脓之效。
适用于肺痈咳吐脓痰者。
2.芦根配白茅根
芦根善清卫分、气分之热,长于清热生津,除烦利尿;
白茅根善清血分之热,长于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两药伍用,清肺胃热,除烦利尿之效增强。
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肺热咳喘,胃热呕吐以及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芦根与苇茎
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均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通淋之功。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略有侧重。目前药市中多无苇茎供应,可以芦根代之。
1.五汁饮(《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芦根汁、梨汁、荸荠汁、麦冬汁、藕汁。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温病热甚,肺胃伤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者。
2.芦根饮子(《千金方》)
药物组成:芦根、竹茹、粳米、生姜。
功能与主治:清泄胃热,降逆止呕。适用于热病后期,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者。
3.桑菊饮(《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芦根、连翘、薄荷、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温初期,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