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7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叶淑惠 吴叶彬)身穿黑色潜水服,头戴潜水帽、护目镜,背上氧气瓶,手持水下摄像机,全副武装的“蛙人”一跃而下潜入水中……昨天下午,厦门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组织“蛙人”下水,对同安大桥进行水下探摸,对水中墩台、桩基的缺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探摸检测。
“这些给大桥体检的‘蛙人’都是专业的潜水员,他们在水下为大桥基础结构体检,形成的报告将为大桥的维修、养护等提供重要依据。”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与应急中心桥梁工程师傅珠梅告诉导报记者,以同安大桥为例,共有114个桩基,要逐一探摸检测。
跨海、过河桥梁的水下基础常年受到水流冲刷以及不明漂浮物冲击等,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混凝土剥落、裂缝、钢筋锈蚀等常见性病害。“桥梁的水下结构病害怎么样我们是看不到的,通过检测,大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该怎么维修、养护就非常清楚了。”傅珠梅介绍,此次开展的桥梁检测内容主要为桥梁水下承台、桩基等隐蔽部位的探摸,通过水下承台、桩基探摸检查,能够检查到常规检测无法到达的隐蔽部位,及时发现隐蔽部位存在的病害及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治,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这一过程如何完成?检测人员介绍,针对跨海、过河桥梁桥下水域的实际情况,此次采用“蛙人”下水探摸与水下录像的方式进行。“蛙人”携带声呐、高清摄像头和水下测量尺等专业工具潜入水下,利用水下摄像技术、测量仪器对桥梁承台、桩基等水下结构物进行摄像记录,并实时传输图像给岸边技术员进行判别,确定病害的损伤程度。“蛙人”能够抵近检查桥梁水下隐蔽部位存在的病害,为桥梁科学养护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以确保桥梁结构运营安全。
此次进行水下探摸工程检测的是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管养的同安大桥、新阳大桥、丙洲大桥、中洲大桥、五缘大桥、天圆大桥等21座跨海、过河桥梁。目前,已经完成新阳大桥、丙洲大桥两座桥梁的检测工作,同安大桥的检测也在有序进行中,整个桥梁水下探摸工程检测预计在8月中旬完成。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将根据检测报告,“对症施策”对桥梁进行维护,确保桥梁水下结构病害能够早发现、早评估、早处理,从而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