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存款利率仍存下调压力,投资者也将资金转向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在江苏银行,其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分别调至1.5%、1.6%和1.75%,起存门槛均为1万元。“是上周降到1.75%的,之前是1.85%。”该行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
多家村镇银行也加入了此轮降息的行列。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贵定恒升村镇银行等相继宣布下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多在10至20个基点。例如,嵊州瑞丰村镇银行于8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全面下调个人定期存款各期限利率,其中三年期与五年期均降至1.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本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既是对前期大型银行利率调降的跟进,也是中小银行应对自身净息差偏低的具体举措。未来存款利率下调趋势或持续,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需摆脱对高息存款的依赖,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体系,以此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据悉,当前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普遍降至2%以下。其中,大连银行利率相对较高,1万元以上三年期定存利率为1.95%;辽沈银行和盛京银行为1.9%;杭州银行约在三四周前调整了存款利率,目前三年期存款利率为1.80%,起存额为5万元。
持续下行的利率使银行揽储压力凸显。“大部分客户储蓄到期时客户经理都会打电话维护,之前基本上长期存定期的如果不急用都会续存,但最近好多人的意愿不高。”一位客户经理坦言。
央行数据亦印证“存款搬家”现象正在发生。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即7月单月住户存款净减少约1.11万亿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第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分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1%、1.55%、1.37%、1.58%,国有大行、股份行较第一季度均有所收窄,城商行、农商行与第一季度持平。
在息差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仍需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娄飞鹏认为,从未来看,银行业净息差本身处于低位,并且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降低负债端成本、稳定净息差仍然是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存款利率仍然有下调的压力。
理财产品吸引力增强
为缓解负债压力,不少银行正积极推出特色存款产品吸引客户。
辽沈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当前存入10万元以上三年期定期,可享2.0%的优惠利率,“就这几天,过几天可能就没有了。”厦门国际银行两年期定存利率为1.5%,但其客户经理透露,该行还有利率1.6%的产品,“不过现在额度没有了。”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艾亚文提出,存款利率下行,为理财产品创造了更大的吸引力,投资者纷纷将资金从传统存款转向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尽管理财并非“存款搬家”的唯一方向,但其作为存款替代品类的定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研报中称,从理财规模增减的基本逻辑出发,当前,理财产品“低波、稳健”的特征对银行存款客户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叠加存款利率低位运行且仍有一定下调空间,理财的存款替代定位预计将持续发挥作用。
上述研报提及,展望2025年下半年,理财存续规模有望延续温和增长态势,年末规模或增至33万亿元左右,较年中规模增加约2万亿元。(赵熠如)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银行保险报、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