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姑娘就是生于斯、长于斯,靠视频走红的新时代农民代表李青青,乡亲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李二妞。
她与她的乡村,倏忽之间受到热捧
她个头不高,走在乡村阡陌小道上也并不起眼,但她却能让家乡的农副产品远销八方;她经历简单,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返回农村,只需一根网线,就能连通城乡融合互补的梦想。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身体力行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网红”经历,并在持续传唱着属于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二妞儿不是‘疯妞儿’,通过她的视频,让我听到了有温度、接地气、土得掉渣的乡村语言,通过镜头,反映的是对乡村自然风光的深情礼赞、是邻里间互帮互助温情的生动写照、是农村发展的有力见证,更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又像一阵清新的春风,吹开了人们心中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花。”“铁粉”蒋国彦对李青青赞赏有加。
蒋国彦是中牟县官渡镇小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提及的二妞是一名新农人,“@李二妞”在抖音平台是高粉账号,84万的粉丝将李青青“捧”为“网红”。
一路走来,从第一条视频的点击量170万,到总点击量超过7亿,从“疯妞儿”到“网红”,李青青受到了网友的热捧,她靠着原汁原味、亲近自然的“原生态”视频一路飘红。
首个视频走红,“运气王”背后的温暖与感动
李二妞开着拖拉机为村民耕地
“我算是个幸运儿,不经意间让我收获了温暖与感动。”李青青说。
春日,当看到在门口迎接我们的李青青时,我有些意外:披肩发、瓜子脸、明眸如水、鼻梁高挺、黄衣黑裤、身形娇瘦,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百合花,和视频中的她判若两人。在我意识中,李青青是一个泼辣、自信、张扬、风风火火的姑娘,没想到却是这么清秀、娇小。
90后的李青青出生在小李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年纪轻轻的她早早地就和村里的小姐妹外出打工了,期望走出黄土地,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在温州,她为通过抖音卖鞋的商户打杂。这时的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抖音,也喜欢上了这种营销形式。然而,一个月不到,来时带的1000块钱就所剩无几了,低微的收入没能把李青青留下来。
“连房租都交不起,每顿饭都得省着吃。那里不适合我发展,他们的篮子里没有我吃的菜。”李青青带着遗憾和惆怅,背起行囊悄然回到家乡。
小李庄位于官渡镇东部,土地以沙壤土为主,适合种植蔬菜、西瓜、玉米和花生。
“为了尽快把农副产品卖出去,家庭条件好的,开车到郑州出售,条件稍差一些的,开着电动三轮车到附近集市上出售,‘销售难’时常发生。”小李庄村村民谈及农副产品销售时,有喜有忧。
李青青回到家乡后,看到乡亲们种植的大路菜滞销时,很是心痛。
2023年11月25日,寒风刺骨,李青青站在中牟县大孟镇(现为街道办事处)的集市上,看着自家新鲜的生菜和翠绿的香菜少有人问津,不免愁在心头。恰在这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镇的“网友”吴庆磊见到了李青青。吴庆磊看到李青青在集市上卖菜的环境,萌发了拍视频、助农销售蔬菜的想法。
“咱们一块拍视频,通过咱们的视频,让网友们看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怎么样?”吴庆磊之前做电商传媒,对视频拍摄制作接触很多,很有灵感。
“中!”李青青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第一条视频,在“@李二妞”的抖音账号发布出来了。出乎意料的是,点赞量突破1.6万,留言1600条,转发1000多次。
他们把小李庄当作他们“拍摄基地”,吴庆磊当起了李青青的“御用”摄影师。
看着网民们的留言,李青青眼睛湿润了:“是粉丝给了我勇敢走下去的勇气。”
“能够帮助父老乡亲们卖菜,解决卖菜难问题,是我的心愿。”李青青说,“我真的没有想到第一条视频点击量达170多万,更没有想到会成为网民心中的‘网红’。这让我有一种自豪感,决意为家乡代言。”
视频热度爆棚,点击量突破七个亿
“我扳着手指头,利用算账法,算出了七亩早熟大蒜的纯利润是13888元,蒜薹收入1500元。特别是我最后用大家都在说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调侃一样的语音,很接地气。”李青青说。
“没有想到,点赞量‘十万+’,点击量过亿。”吴庆磊说,“拍摄时间是2024年5月19日,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大蒜价格是蒜农关注的焦点。”
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是一个老话题,更是焦点话题。不管是城市,或者是农村,也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条件一般的家庭,谈婚论嫁,彩礼就是敏感话题。
“我视频里加入了我对彩礼的看法,加上接地气的语言,用闺蜜谈婚论嫁时因彩礼分手作为例子。30万的彩礼,少了两万元,结果不欢而散。娶我需要多少彩礼?看着给吧!”李青青笑着说。
就是这条视频,让李青青获得了9.1万个赞。
李青青爆火的原因是什么呢?
资深媒体人杨大勇解释,“@李二妞”的视频之所以能够爆棚,抓住了大多数网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视频,与网民同频共振,产生了共鸣,使网民体验到乡村生活的静谧与温馨。她用镜头捕捉农村生活的点滴,记录那些平凡而充满意义的瞬间,传递出美丽乡村的新气象,引领着乡亲们共筑美好家园,追求向善向美的生活。同时,还宣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乡村文化和文明乡风,用风趣易懂的语言让乡亲们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与政策。
长期关注李青青的视频出品人马俊豪则认为,“@李二妞”的视频紧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度聚焦群众的实际需求与关切,从百姓生活中提炼题材,有效提升了宣传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她以鲜活、直观的方式,细腻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温馨,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通过她的镜头,更多的人开始聚焦农村问题,关切农民的生活状态,并积极加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列中。
“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说实实在在的事件,讲实实在在的道理,用拉家常的形式,不遮不拦,和粉丝们形成互动,这才是我能够视频爆棚的制胜法宝。”李青青坦言。
归巢逐梦,奏响属于自己的田园牧歌
李二妞在直播卖西瓜
“‘@李二妞’的视频将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这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深受群众喜爱,吸引了众多观众点赞传播,宣传效果极佳。”杨大勇说。
在田间地头、蔬菜大棚、保鲜冷库、农业合作社……处处可见李青青忙碌的身影。小李庄村的西瓜、红薯、花生及各种蔬菜,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推介下,也很快由地摊叫卖变成了互联网销售,足不出村卖全国变成了现实。
“记得去年西瓜成熟的季节,一大早,我戴着草帽一头扎进了绿油油的瓜地里,边挑瓜边对着镜头唠嗑。抱着十几斤重的西瓜帮助大伯装车,累并快乐着。”李青青说,“一到地里我就感觉可快乐,从小到大走的乡间小路、撒一把荆芥叶的番茄鸡蛋捞面条……这些日常生活让我每天都有很多东西拍。打药了、出蒜了,或者是讨论一下今年西瓜的价格。拍的不只是我的生活,而是每一个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奏响的是属于乡亲们的田园牧歌。”
“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现在村里把钱都投到修路、安装路灯上。我就想着怎样才能给村里做点贡献,帮助更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就业,足不出户挣大钱。”同村的00后刘亚新正是通过二妞的视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和机遇,顶着全家人的压力,辞去城市的工作,回乡养起了鹌鹑。
“我养了3万多只鹌鹑,现在正是产蛋高峰期,每天围着这个鹌鹑棚,怕停水,停电。有时候快坚持不下去了,就去找二妞姐,然后她会鼓励我坚持下去。”刘亚新说。
“现在俺卖菜都不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了。二妞就是俺的主心骨。”小李庄一菜农心怀感激地表示,“她向外界宣传了俺村的农副产品,俺省心省力多了。”
中牟县官渡镇西吴村党支部书记兼槿宏食品厂总经理谭鹏飞对此深有体会:“去年7月,李青青和吴庆磊在西吴村进行直播销售槐树岗西瓜酱,短短4小时,观看人数达25.3万,销售额突破8.9万元。他们的努力,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蒋国彦说:“下一步,我们村里准备继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给年轻人提供帮助,利用二妞的自媒体平台进行网上销售,提升村里的知名度、提高村民的收入,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逐年上升。”
对于以后的发展,李青青和吴庆磊有着清晰的计划。“我们俩的长期发展愿景是把家乡的红薯(红薯干)、大蒜(腊八蒜)、西瓜(西瓜酱)、花生(炒花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向全国各地,创建自己的品牌和工厂,解决乡亲们的就业问题,带动乡亲们的创业积极性,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微笑与泪,是生活给予的另一堂成长课
高质量运营一个网络账号,对于只有两个人的小团队来说并不容易。策划、拍摄、剪辑……从早上一直忙乎到深夜。等忙完了所有工作,沾床就能睡着。但越忙,俩人越有干劲,他们想用满腔情怀唤醒年轻一代的“乡愁”。
“记得第一条视频发布后,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看着“嗖嗖”上涨的数据,激动得泪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当天晚上就有几十万播放量,之后的每天都有100万的点击量。”李青青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有泪水,也有欢笑。“在此之前的10年里,我背井离乡,西北上兰州、东南下温州,打工学艺、线上销售等,吃了很多苦。第一条视频就突破千万点击量,虽然不是金钱,我觉得比金钱更珍贵。”
扎根家乡这片热土上,李青青不认为自己是个“网红”,正如她在账号简介中写的“普普通通的我”那样,普普通通的李青青有个并不普通的愿望,就是与乡亲们一起踏上致富路。她说:“我天天想的就是怎样带大家挣钱,怎样通过互联网把家乡的大蒜、西瓜、红薯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吴庆磊说:“为什么我要把二妞拍得这么开朗乐观、把农村的景拍得这么好?因为我也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我们的视频之后,发现农村生活多么好,吸引同龄人回来创业。”
李青青的视频,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无限潜力和希望,也让我们对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李二妞”的视频,走进乡村,感受那份质朴与美好,与她一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记者手记
李二妞 奏响田园新乐章
在城市的霓虹灯下,我们常常向往那片宁静的田园,而在乡村的广袤天地间,有这样一位视频女主播。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不一样的美与活力。
镜头下的李青青,仿佛变了一个人,自信而灵动。她带着我们穿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乡村的故事。
清晨,她迎着第一缕阳光,记录下田间农民劳作的身影,那弯腰、挥汗如雨的动作,在她口中成了最美的奋斗乐章;傍晚,她漫步在乡间小道,夕阳余晖洒在她身上,轻声诉说着乡村的静谧与美好,那温柔的话语,如同微风拂过心田,让人沉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她始终保持着初心,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她说:“我只是想让大家看到乡村的美,让大家知道,乡村也可以很精彩。”她的坚持与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也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如今,她所在的村子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
在李青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新农人的风采:有知识、有抱负、有情怀;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不仅是农业生产者,更是农村发展的贡献者。正是有了像李青青这样的新农人,乡村振兴的道路才越走越宽广,未来才更加充满希望。
这位乡村视频女主播,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热爱乡村。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情商,在乡村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梦想、有情怀、有情商,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她在乡村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芒,奏响更加华丽的田园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