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有来客,五洲逢知交。被誉为“国际会客厅”的广州,千百年来,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为人先的魄力,铸就了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城市品格,吸引四海宾朋纷至沓来,谱写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壮美篇章。
忆往昔,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从未关闭、长盛不衰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各地的人们跨越重洋、不远万里汇聚羊城进行贸易往来,对外开放交流的纽带延续千年。
第136届广交会上,外国客商开心地体验童车。(资料图片)
看今朝,作为“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广开交流之门,联动部门、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各方主体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传播新格局,积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在国际舆论场发出更响亮的“广州声音”“中国声音”。
向未来,广州这座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国际大都市正敞开怀抱,为世界“读懂中国”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奏响国际传播“交响乐”,奋力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携手全球伙伴共进共赢共同发展。
岭南文化“出海出圈” 携手世界拥抱未来
文化,作为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工具,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千年商都广州广植文脉之根,广开交流之门,广兴弘文产业,大力构建部门、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紧密协同的全市国际传播工作机制,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传播合力,助力岭南文化“出海出圈”,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唱响国际传播“大合唱”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广州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策划开展“魅力广州——欧洲文化交流行”活动,积极讲好中欧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故事。组织赴印度尼西亚开展“2024魅力中国(广东)——文化亚洲行”活动,以推介文化产业为载体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企业优质资源打造对外传播品牌,近年来,广州文化产品频频扬帆出海、火爆出圈。三七互娱推出的古风模拟经营类游戏《叫我大掌柜》在全球范围广受欢迎,通过融入醒狮等岭南文化元素,让玩家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据三七互娱负责人介绍,“有日本玩家就因为接触到游戏里植入的广府‘骑楼’元素,进而对中国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还专门到广州打卡‘骑楼’,并游戏社区,引发网友热议。”咏声动漫打造的《猪猪侠》《百变校巴》等系列动画在海内外超150个电视及新媒体平台播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游戏内容的自信与风采。
广州坚持“引进来”战略,通过策划举办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让世界更好了解广州、了解中国。策划开展“洋眼看广州”国际传播专项行动,组织5批次、17个国家、42家外国媒体、近百名记者实地采访,沉浸式体验广州城市经典魅力和岭南文化精粹。广州国际纪录片节、CICF×AGF广州动漫游戏盛典等国际文化展会频频在广州举行,吸引着全球买家和投资者,为广州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广州积极“搭平台”传播,完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近年来,广州不断拓展文化出海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多种可通可达的传播路径,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相继成立国际传播中心,并设立香港、澳门记者站,南沙区成立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以广州为窗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广州还大力推进海外传播矩阵建设,构建起覆盖5大海外社交平台、7大语种、辐射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省规模最大、产品生产能力最强的海外传播矩阵,并联动多所高校智库,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全员参与,走向世界。在多元主体紧密协同联动下,广州正构建起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出海又出圈的岭南文化正加速走向全球。
第136届广交会上,外国客商与吉祥物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培育国际传播品牌 展现千年商都现代魅力
承千年文脉,开世界之窗。从广交会到“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到从都国际论坛,从全球市长论坛到世界媒体峰会……一场场盛会,让千年名城一次次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在全球频频刷新显示度。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可谓广州最亮眼的国际城市形象品牌。它不仅见证了广州融入全球化的历程,也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壮丽图景。
“每一次来到广交会,我都能看到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连续十余年参加广交会的格鲁吉亚工商会驻广东省办事处主席、格鲁吉亚“一带一路”商务馆创始人贝卡·梅卡伯利兹点赞道。语言翻译、场馆指引、办证咨询、交通疏导、应急医疗……会场内外细致、周到、温馨的“广式服务”,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在广州,不仅有吸引万商云集的“中国第一展”,也有相约全球大咖迸发思想火花的国际盛会。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选择永久落址广州。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已从中国看世界的窗口,转变成为了世界读懂中国的样本,架起中外友人沟通之桥。会场内,先锋思想激荡纵横;会场外,羊城风韵浸润人心。透过广州这扇“南风窗”,让世界更好地读懂广州魅力、岭南风采、中国精神。
开放之路,不变之约。“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广州对话世界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共享机遇的“全球舞台”越来越宽。“‘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要义”,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前特使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称:“每次来参会,我总有新惊喜”。
珠江之畔,开放东风拂面;南海之滨,共赢和声激越。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广州已成功培育广交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等国家平台和国际金融论坛、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广州文化周等数十个交流平台和传播品牌,全方位展现广州千年商都的城市形象,携手四海宾朋一起拥抱更为广阔的未来。
广州设计、广州科技全球获赞
时尚的广州、科技的广州,正是花城在世界面前展现的新形象。
当地时间4月8日,在时尚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全球规模最大的设计盛会“米兰设计周”上,一辆“广州造”的精致小车引来了过百家欧洲媒体和众多设计前沿人士的注意——那就是广汽AIONUT。来自广州的设计美学和创新科技,在米兰设计周进行的欧洲首秀中大出风头。而这已经是广汽连续第三年亮相米兰设计周。
广汽AION UT参加米兰设计周(受访者供图)
来自丹麦的汽车销售从业者John表示,GAC(广汽全球品牌名)的设计确实有别于其他汽车品牌,“它一点都不枯燥,也不同质化,而是那么与众不同,让人心生兴奋、印象深刻。”他认为,AIONUT有望得到欧洲家庭消费者的喜爱,“在它身上,可以感受到广州汽车对潮流的把握、对时代的主张,以及丰沛的情感表达。”
广汽与米兰的设计之缘始于2023年。广汽在米兰ViaTortona16建设了前瞻设计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展现广州气质的绝佳场所。如今,走进广汽的米兰前瞻设计中心,可以观赏精心打造的艺术布景,以及两款AION车型具有国际范儿的“广州设计”:线条流畅、曲面精致、色彩协调。米兰的市民和游客们还惊喜地发现,广汽将ViaTortona16及周边区域改造成一个兼具设计感和科技感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艺术设计、创新科技和人文情怀在这里相融。
走进米兰,只是广汽国际的一小步。今年3月24日,在2025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广汽国际正式宣布,OneGAC全球战略升级到OneGAC2.0,以更高效、更精准的市场布局,加速国际化进程,塑造广汽在全球的统一形象。广汽国际总经理卫海岗表示:“‘OneGAC2.0’,意味着我们将以长期主义为基石,坚持在全球各个市场的产业链本土化。”
相比广州汽车有规划的“步步为营”,广州花都与西班牙阿利坎特在“时尚设计界”的相遇更有“传奇色彩”。
花都狮岭镇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西班牙的阿利坎特则有“欧洲皮具之都”的称号,两个“皮具之都”碰撞出了一个雅西集团。雅西集团董事长JavierTora(韩伟仁)出身于阿利坎特的皮具世家,他2003年开始进入中国,开启皮具箱包的国际贸易事业,先后在广州投资创建了5家分公司或子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中高端时尚箱包产品,带动全球数十万人就业。2025年开年以来,雅西集团的海外订单持续稳定,产品辐射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还有“王老吉”这样的百年品牌,也正在加速出海步伐。
王老吉纽约第五大道凉茶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今年初,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带队考察了沙特阿拉伯市场,广药集团旗下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沙特艾杜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贸易合作协议,并发布“王老吉WALOVI”英文品牌标识和阿拉伯语版包装。该标识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品牌推广与销售,目前已在欧盟、日本、阿联酋等地完成注册。目前,王老吉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海外主流连锁超市及电商平台。
跟随王老吉一起扬帆出海的,是来自广州、来自中国的健康文化。王老吉目前已在美国纽约建成开放了两家王老吉品牌馆。借助越来越多品牌馆在海外落地生根,广州、中国的中医药文化也将有机会更近距离融入世界各地。
王老吉不过是广州推动中医药文化出海的其中一个缩影。未来,中医药国际化还有更多可能。
汇聚“Z世代”力量 做好广州城市形象传播
根据联合国2020年发布的数据,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Z世代”在2019年的人口数量已达到24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2%。他们有着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极其擅长在互联网世界中交流与分享。
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广州日报国际与港澳台部(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充分注重发挥广州在校大学生人数全国城市第一、海外学生逾万名等优势,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5所在穗高校(首批)共同启动“广州智媒国际传播共同体”建设,协同汇聚“Z世代”力量,发挥“Z世代”跨文化交流优势,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提升广州城市形象海外传播效能提供了新尝试。
吸引“Z世代”聚焦广州发挥创意
广州日报抓住2025年粤港澳将共同举办十五运会,湾区融合迎来新契机这一时间节点,依托与上述5所高校共建的“广州日报国际传播实战营”(下称国传实战营),充分利用广州的重要窗口优势,通过线上“GuangzhouWow·青年视界”融媒专栏、线下“国传实战营”实践活动,分批、分次组织多样化社会实践,通过媒体与高校联合设置“实践导师团”方式,指导推出有关融媒产品。截至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了“中外大学生眼中的广州”短视频大赛、“GuangzhouWow·青年视界丨在穗大学生眼中的中国年”视频征集活动、“GuangzhouWow·青年视界丨暨南大学学生探访广东非遗传承”等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作品,鼓励与吸引在穗中外大学生从“Z世代”视角出发,立足大湾区,立足广州,协同生产与传播更多轻量化、年轻态的原创短视频。
截至目前,上述活动已收到广州各高校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基斯坦、萨尔瓦多、厄瓜多尔等国家,以及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籍在穗大学生在内的学生群体的多条投稿作品。相关作品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后,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也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张雪玲独立拍摄中英双语短视频,道出自己来到广州,开启大学生活的喜悦与兴奋。(视频截图)
给予“Z世代”原创内容国际传播大舞台
为做好广州城市形象传播,广州日报多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广州国际传播实践的“协同生产+互动传播”。“广州智媒国际传播共同体”项目旨在聚焦“国际传播教学与实践、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广州城市形象传播、实习实践优质平台”四个方面,通过业界、学界、平台等方面的共享,协同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国家对外传播大局。二是积极探索广州国际传播的青年力量培养新模式。通过对青年大学生视频制作、文案规范撰写等进行专业化指导,给予他们的作品在海内外发布的权威渠道,帮助他们完成从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阅读者”“旁观者”到“讲述者”“亲历者”的角色转变。这也是携手在穗高校共育国际传播领域急需的“Z世代”融媒人才的“实战”探索。三是积极探索形式丰富的广州国际传播内容池、协同性、话语权。通过中外“Z世代”大学生参与生产与传播广州乃至大湾区的国际传播产品,构建丰富的国际传播内容池,向海内外受众提供“听得懂”且“愿意转”的内容产品,进而实现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四是广州日报海内外传播矩阵为“Z世代”提供巨大舞台。截至目前,集团拥有海外社交平台机构账号9个。机构账号粉丝总数约72万。以广州日报冠名的官方新媒体平台、频道18个。集团各垂直频道、子报子刊第三方平台账号310多个。其中,作为广州日报自有频道,新花城App穗港澳频道和英文频道持续为在穗学习、工作的我国港澳居民和外籍人士提供新鲜及时的三地新闻资讯和相关服务信息,成为他们了解广州、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接下来,广州日报还将聚力打造“媒体高校朋友圈”“友城朋友圈”和“海外友媒朋友圈”“出海企业朋友圈”四大圈层,为广州城市形象、本地企业、岭南文化等“走出去”,以及为外贸、外资、外智等“走进来”提供传播平台支撑和人脉资源,加快形成多渠道、立体化国际传播格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薛琰、谭伟婷、周伟力、涂端玉、钟达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吴子良、杨耀烨
(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