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在线】
4月11日,随着117支流感病毒抗原标准品运抵智飞龙科马生物实验室并开箱查验,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全省首单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成功落地。一次申报、一次风评、分批核销,这一创新监管机制不仅大大缩短了入境特殊物品的通关、风险评估时间,还实现了入境特殊物品一次评估全年便利通关。
据了解,特殊物品包括血液等人体组织、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等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货物和物品,大多是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研发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过去,企业进口特殊物品要经过风险评估、检疫审批、入境申报、后续监管等多个环节,更涉及海关、检疫、卫健、市场、环保等多部门核查把关,进口时效长、审核环节多、监管压力大。
今年,合肥市自贸委与合肥海关卫生检疫处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联合庐州海关、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组建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联席会议,对合肥片区重点医药企业进行信用资质和生物安全自控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设立“双白名单”,推动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
“联合监管机制,打通了多部门全链条监管通道,‘全过程’闭环把控,做到特殊商品进得来、通得快、管得住,实现特殊物品审批提速、监管增效、安全加码。”庐州海关监管二科科长李付珩介绍,简单说,就是要在严格把控生物安全风险的同时,又能保障入境特殊物品便利通关。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联合监管机制的成效:入境特殊物品的通关时间减少了20天左右,风险评估时间由14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合肥市自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肥片区将在生物医药领域深入开展集约化改革,突出产业链供应链“进口-生产-应用”关键环节,探索更多试点改革举措,助力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建设。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王靓 实习生 胡扬静 通讯员 张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