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活化更新 拓展文旅融合魅力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0:00    

【来源:无锡宜兴市人民政府_要闻动态】

创意十足的手工陶瓷、别具一格的潮流文创、香气四溢的特色美食……今年“五一”假期,位于丁蜀镇的陶二厂文化街区游人如织,为期5天的手工市集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这里的建筑非常出片,一件件充满创意的陶瓷作品也让人心动。”游客褚思悦捧着在手工市集上“淘”到的陶艺摆件,眼中闪烁着惊喜。

陶二厂的前身是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作为产业发展的产物,它见证了一代代陶瓷匠人对手工艺的坚守与传承。“那时厂区里泥料拍打转盘、运料车穿梭的声响以及师傅们专注制壶的身影,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中。”作为原紫砂工艺二厂职工家属,王智明从三四岁起便每天穿梭于厂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处老厂区失去了原有功能。为了留住这份工业记忆与文化根脉,丁蜀镇以“活化更新”破题,让这处曾经的工业厂区蝶变为如今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特色文商旅街区。

通过在保留传承的基础上活化建筑,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陶二厂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东区1—5#是原紫砂工艺二厂的老建筑,当时厂区空间功能分别为工艺楼、成型车间、雕塑车间、雕塑展示馆,建筑更新过程中,在保留原有结构及风格的基础上,少量融入当代设计风格,并通过引入陶瓷文创等业态,使历史建筑重焕新生,这里也成为历史建筑风貌展示区。西区和中区则多为新建建筑,主要用于陶瓷创作、会展拍卖和公共服务等,整体建筑风格提取了老厂区的工业记忆,如工业风的砖墙、混凝土墙面等,同时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让复古与时尚并存。其中,位于中区、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担纲设计的UCCA陶美术馆已成为核心地标,其外立面采用特制陶板,经窑变工艺呈现斑斓色彩,与周边河道、历史遗迹有机融合,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既保留了过去的老底子,又增添了时髦的新模样,老厂区能变成这样,我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王智明欣喜地说。

从“工业锈带”到“文化秀场”,陶二厂项目不仅是老厂区空间的重塑,更是文旅业态的革新。为了让游客“零距离”感受陶文化魅力,陶二厂在保留原始工业风貌的厂房内打造了IAC&CCCA艺术家驻留空间,每年邀请24位国际陶艺家来此创作交流,并为游客提供拉坯塑形、釉色绘制等沉浸式体验课程。去年10月,UCCA陶美术馆开馆,首展“器之道”汇聚全球17国艺术家作品;今年3月,英国知名奢侈品品牌BURBERRY品牌晚宴在UCCA陶美术馆举办,让这里成为宜兴传统陶艺对话世界的窗口。如今,在陶二厂文化街区,店铺入驻率已达90%,文创店、主题咖啡屋等富有个性、风格各异的店铺林立。区别于丁蜀传统紫砂业态,这里的商业布局定位偏向年轻化、时尚化,营造出浓厚的国际化时尚氛围。与此同时,每月不同主题的手工市集,让各地富有创意的青年奔赴宜兴,展示艺术创作、参与社交互动。今年春节假期,陶二厂打造的“蛇么都妙”春节市集,吸引了20多万人次打卡;“五一”假期,陶二厂手工市集吸引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的150余位手工艺人和独立设计师齐聚于此。

陶二厂的成功并非个例。近年来,丁蜀镇以陶二厂、蜀山古南街、黄龙山矿址公园等为节点,将非遗技艺、历史场景与当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成功串联起一条以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线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蜀山古南街作为紫砂文化的发源地,通过渐进式更新活化历史建筑,并引入手工非遗、传统小吃等业态,开发古南街陶艺体验游等,让老街魅力持续释放。随着一批批年轻主理人加入、一系列潮流活动推出,这条承载千年陶韵的古街焕发出了新活力。目前,蜀山古南街商铺入驻率超90%,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30万人次。黄龙山矿址公园将废弃矿山转化为地质科普基地,通过修复矿坑生态、建设紫砂原料展示馆,让游客了解紫砂泥料的开采、制作过程,体验从矿石到茶壶的全产业链。此外,作为苏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地标,太华镇胥锦村近年来通过活化利用历史资源,将过去沉寂的革命遗址转化为鲜活的红色文旅新场景,合兴饭店、红色竹海纪念园、将军广场、红村山馆旅社等一批红色文化节点被串联,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村级发展特色被确立,年均吸引超10万人次游客纷至沓来。周铁老街在保护千年古银杏树等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引入特色小吃、网红咖啡馆等新业态,不仅让古银杏树成为热门打卡点,更为这里的慢生活注入生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潮店铺选址于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