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潭镇米香中心。汪敬淼 摄
丘 文
世界寿乡蕉岭这片古老的土地,米香从石窟都开始。流淌千年的甘甜乳汁,漫过的每一寸土地,都飘荡着米的芳香,和阳光一样温暖。
这米香像星光一样,随性普洒寿乡的每个角落。孕育了远古而来的乡村、河流、城镇、山川和生生不息的客家子民。
米香从饥饿开始,在客家儿女心中根深蒂固,一步一步走来,是山村变迁的参与者,富庶的见证者。
米香沿着先人的足印前行。今天,丝苗米接过接力棒,从石窟河畔蔓延开去,家族越来越庞大,广袤的田野到处是它的足迹,整个寿乡蕉岭都沸腾起来;集约型新质耕作模式,再一次刷新乡村面貌,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认知。
无人机一次次高空俯瞰,描绘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艳阳。谷粒的金黄,米粒的晶莹剔透,质感光又一次凝聚魅力,照亮乡村、城镇和寿乡延伸山外的路。这洁白米粒闪亮着乡亲们的汗水,还有乡亲们远眺的目光。
当米粒以客家娘酒的模样出现时,诗人、歌者、舞者就会迎合上去,将米香歌唱成时代的亮光。城镇、乡村处处是舞台,歌酒田园的场景会把寿乡的美、寿乡的暖、寿乡的安逸、寿乡的蓬勃展现得淋漓尽致。米香与酒香,醉倒了客人和游子的浪漫情怀。
土地是人类的命根子,也是水稻和所有农作物的家园。土地坚守千年,以米香的魅力,为子孙万代守护着有限的生存空间。
蕉岭县米香中心托举着米香产业,米香产业反哺着寿乡前行的路。
粮食在灾难和不测面前就是定心丸,粮食能果腹,脚步更坚定、能走得更远;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此起彼伏的经贸博弈,心里更有底气。米香力量,定能打破新农村发展的时代瓶颈,让土地重新拾回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燕南飞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燕子从北方回来了,带回一路春色和一路绵绵细雨,还有一身长途跋涉的疲惫。
乡下老家的燕子,在广阔的天地间飞翔和觅食。星星点点的音符,悬挂在田园五线谱上,弹奏出童年的梦想之歌。
城里的燕子不比乡下的燕子,只能盘旋在栋与栋之间狭窄的空间。阳光被割断,目光被割断,翼翅在角落兜兜转转。借着高楼缝隙透露出来的丝丝阳光,走出巢洞在有限时空里透透气,舒展舒展酸痛筋骨,发泄多日的困顿与压抑。
站在窗口,我看着燕子,燕子看着我,此刻我们像一对被困在巢洞里的燕子,始终迈不出困顿与无奈的那一步。
有一只燕子就寄居我家屋檐下,新筑的巢洞喷发泥土芬芳。燕子南来北往,不辞辛苦适应气候环境,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常年奔波也是人类生存状态,远离故土的游子,客居异地他乡,心中牵挂着故土。
燕子回来是一年的伊始。游子远行是一年的开头。这世道变数多多,机遇与挑战同在。梦想一次次在枝头绽放,结局一次次被现实改变。热点头条,被一次次刷新的AI占据,令人赞叹与关注,我怕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未来会迷失在这迷幻世界里。我担忧,高科技是否会削弱我们前行的韧劲和动力。
雨停了,阳光唤醒我的思绪。或许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或许我短浅目光被城市距离分割,看不明事情真相。仰首间,我看见燕子迎着阳光,向天空飞去。也许那里就是它选择的方向,我预感到未来是一个美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