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杨凯光 刘甜甜
4月30日,是平顶山市新华区湛北路街道八北社区“警格+网格”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日,一大早,网格员申晓倩就与民警王占方一起开始深入社区逐户排查。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商户员工是否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被一一列入检查清单。在新华区体南市场生鲜店,王占方发现墙角缠绕的电线存在老化隐患,现场指导商户整改并演示灭火器使用规范,网格员则拿出测电笔逐个对插座进行检查,直到确认隐患完全消除才离开。
同样在工行绿园家属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小课堂”正在进行。民警韩艳娜正向围坐的居民讲述真实诈骗案例,网格员同步发放印有预防诈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页。“记住啊,凡是让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73岁的刘大爷边扇扇子边念叨。
沿街商铺同样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在一家饭店门口,网格员崔会娟正教收银员设置转账延迟到账功能;隔壁药店里,民警正在指导店员分辨“医保卡升级”骗局技巧......
据悉,八北社区由49个楼院、383家商铺组成,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大。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八北社区党委深化“警格+网格”双网融合,以党员“双报到”制度为纽带,整合辖区公安、消防等专业力量,党员民警从“下社区”变为“驻社区”,定期参与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网格员发挥地熟优势收集民情,志愿者化身政策“宣传员”。“专职力量+群防群治”的协作机制,在实现“纠纷联调、难题共商”治理格局的同时,也让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现在楼院安全多了,民警和网格员经常上门宣传反诈知识,还教我们怎么辨别诈骗电话,连家里老人都能听懂,大伙儿的安全感越来越足!”家住八北社区的居民王阿姨提起社区“警格+网格”就赞不绝口。
随着夜幕降临,八北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并未停歇。社区党委将当天检查时涉及安全隐患整改的商家记录在册,准备次日再去回访整改效果;反诈宣传志愿者梳理着居民最关注的13个问题,准备次日上门辅导……这种“专业指导+即时整改+次日回访”的机制,不仅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警格’与‘网格’双网融合不是简单的力量叠加,重在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新华区湛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唐猛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整合公安机关专业优势和网格治理基础优势,实现治安防控精准化、矛盾调解前置化、为民服务精细化,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